鲁中网

鲁中网

倾听戴村坝的“脉动”,感受绵亘古今的“诗和远方”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

2020-10-30 08:49:00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10月29日电(记者 高晨 摄影 韩春义)10月29日,“2020畅游齐鲁·好客山东好时节”采风踩线行进至第四日,采风团一行来到有着“江北都江堰”之称的戴村坝。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国大运河申遗考察组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坝”、“大运河之心”,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站在戴村坝观景平台上,立刻就会被其磅礴恢宏的气势所折服,戴村坝将坝上的大汶河和坝下的大清河拦腰分开,坝上碧波万顷,横无际涯。当碧水翻越戴村坝时,形成了一道美丽的瀑布,激流奔涌,飞翠溅玉。跌落坝下的消力池后,激起朵朵水花。

  戴村坝始建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建,主要是拦蓄大汶河水,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其功能等同于人的“心脏”,故把戴村坝誉为“运河之心”。

  整个大坝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戴村坝的建成,保障了明清两代500多年的漕运畅通,对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戴村坝像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运河之上,熠熠发光、屹立不倒。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戴村坝博物馆坐落在戴村坝南侧,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展品300余件,依托水工文化遗迹遗物,通过遗物展厅、模型展厅、图片展厅、引水展览厅、3D影院等,向游客集中展示戴村坝的历史、价值、功能、作用以及京杭大运河的灿烂文化,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水工文化博物馆。

  “日间帆樯如林,夜来桅杆似火。”600年前,这里船舶云集,商贾不断。古人用智慧创造了跨越时代的奇迹。虽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怀古思今,真是令人浮想联翩。

  现如今,大汶河水经过戴村坝已不再流入运河,而是流入东平湖,继续发挥着固定河槽、拦沙缓洪及引水灌溉等重要作用。同时,这里也成为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本栏目所有稿件版权归鲁中网、鲁中晨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鲁中网微信二维码

最新新闻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鲁中网微信(lznewscn

新闻热线0533-5355377,线索奖最低50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