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二十八的爱心承诺 齐鲁石化热电厂员工志愿多年照顾工友母亲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2018-03-11 09:56:00


安葬蔡梅英老人、祭奠郭洪涛后,大家要返回,与亲属们告别。再见了亲人们(李建强摄)

  通讯员 李建强 孙万章

  “洪涛啊,你的母亲我们照顾、安顿好了……”

  3月3日,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西市村南的墓地。齐鲁石化热电厂员工张军忠、毕为民、王文进、王晓亮、郝文革、刘岩、孙万军……站到了工友郭洪涛的墓前。刚才,郭洪涛母亲蔡梅英的葬礼结束后,大家陪伴着安葬了老人。老人墓地一侧便是郭洪涛的墓地。大家点上香烟,敬献上白酒,向郭洪涛祭奠。大家热泪盈眶。

  春风呜咽,大地静穆。齐鲁石化热电厂员工28年志愿照顾病故工友生活困难的母亲,编织了一份人间的大爱。

  “我们就是您的儿子”

  时光回溯到1990年腊月二十六日,大家正准备着庆贺新年的到来,齐鲁石化热电厂电气车间员工郭洪涛病故。年仅26岁的他撇下了爱人、一岁多的女儿,还有家住青州的58岁母亲。

  车间派车,让知道郭家住址的员工王晓亮将老人接来料理后事。听闻噩耗,老人嚎啕大哭,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中。老人共有五个子女,郭洪涛是唯一的儿子。两个姐姐远在东北,双双下岗,家庭生活拮据,两个未婚的妹妹一个在企业里干临时工,一个还在上学。郭洪涛是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家中的顶梁柱。

  老人的人生也充满坎坷,自己没有工作,幼年没有父亲,40多岁丈夫离世。郭洪涛技校毕业后参加工作,老人带着两个妹妹从东北回到了老家——山东青州。如今,谁又会想到老人会老年丧子。

  车间同事张军忠、王晓亮、王心纯、毕为民等小伙子们,含着眼泪帮助料理完洪涛的后事。大年初三,大家相约到三十多公里外的青州,前去给洪涛上“头七坟”,并看望老人。

  老人老家已没有房子,租住在青州郊区一户人家的低矮土坯厢房中,房子只有十几个平方,三四个人站在那里,便感觉满满的。昏暗的房子中,用木箱子当桌子,更没有什么电器,后来得知房子还漏雨。老人病倒在床上,看到他们到来,二妹红肿着眼睛在哭泣……

  “大娘,我们来看你了。”

  “儿子不在了,我还活着啥意思啊!我老了,唯一的儿子又不管我了,又走了。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大娘,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我们没事便来看你。”

  “洪涛走了,我们就是您的儿子。你为了我们也要好好活着。”张军忠紧握老人的手,说出了这句话时哭声一片。

  “今后老人家中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要让老人从绝望中走出来。只要老人活一天,便要帮助、照顾她一天。”这个诺言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心中。

图为齐鲁石化热电厂电气车间职工正在看望老人。(齐帆摄)

  让爱延续,28年的孝心不断线

  从青州归来,大家商定,每年春节前,大家都要捐钱,结伴看望老人,给老人安慰,让她安享晚年。王晓亮的父母与郭家住的不远,他回家看望父母时,要顺便看一下老人,回来后向大伙汇报老人的消息。王晓亮还做通父母的工作,让父母到老人家中常坐,聊一聊家常,宽一宽老人的心。一来二往,两家几乎变成了亲戚。

  在郭洪涛去世后的两个月里,他们去了三次。大家捐款1600多元,张军忠、毕为民、王文进、王晓亮等又给老人买了米、面、油、带鱼。那时,老人与大家聊上不到五六分钟便想起儿子,又开始以泪洗面。大家劝慰一番,只待十几分钟便离开,防止老人更加悲伤。

  到了冬天,大家买煤送过去。车只能到胡同口,大家用平板车一车一车推到家里,生好炉子再走。夏天,有时单位在周边采购西瓜,便绕路到老人家里送上几个。老人身体不好,腿脚不灵便,大家便凑钱买药,有治疗哮喘、消炎的、感冒的,以及治疗关节炎的药品,让王晓亮回父母家时捎带过去。

  一年、两年,一直到第五年,老人的精神面貌终于有了好转。大家看望她时,虽然风湿性关节炎常常让老人腰酸背痛,但笑容开始出现脸上。

  老人也从土屋搬到了平房,二妹工作后,一家人搬上了楼房。

  每年春节前,大家都会带上捐款去看望老人。这个日子大家都惦记着,毕为民的爱人也会催促他:“快过年了,怎么还不去看老人?”

  随着老人家庭状况的好转,大家的捐款老人执意不肯收下。张军忠便把钱偷偷地放到沙发下面,以后直接把钱塞到老人的衣兜里,告诉老人:“这是孩子来看您,就当是您春节的压岁钱吧,收着吧。”

  “要不是你们,我都活不到现在。”这是蔡梅英老人经常讲的话语。

  照顾老人又在继续延续着,爱心又在继续传递着,六年、七年一直到了28个年头。老人也年年盼着,买上瓜子、水果等着大家的到来。“一家人”凑到了一起,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这个又胖了,那个又高了,问一问孩子怎么样,父母怎么样,在单位忙不忙?“在齐鲁石化是你们的福分,也是我的福分。”老人高兴地说。

  大家去了一两趟,她基本上便能叫上你的名字来。当年这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如今都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有的甚至过早的离开了人世。

  今年春节前,老人住进了医院,然后回家治疗。大家探望了三次。当老人处于弥留之际,已不能说话,大妹妹郭红说:“军忠他们看来了,你知道了吗?”老人努力地睁睁眼睛。王晓亮握着她的手,她也用力握了握。老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来自齐鲁石化的儿子们。

  爱心在凝聚,爱心在升华

  当年探望老人,热电厂电气车间领导、厂领导获知此事后,全力支持,及时申请困难救济与补助。此后,每年春节前,车间把老人的抚恤金从厂工会领出后,便联系车辆,车间领导们与大家一同去看望老人。“没有车间、厂的支持,我们也坚持不了这么久。”张军忠说。

  二十多年,厂、车间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很多人连郭洪涛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但知道大家照顾老人的事情,全力支持。那时,车间里发个福利、分个水果,大家都想着给老人留一份。司机们知道要去看望老人,都争着去送大家。

  原车间党支部书记李兵在电气车间工作了12年,年年都去。李兵对老人讲:“您活着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你是我们又一个家。我们要经常来,要给年轻的员工做出榜样。”去年12月份,李兵退出现职。老人去世,他又参加葬礼,送上最后一程。

  曾经的车间主任、现任车间党支部书记刘洪军说,大家去看望老人建立的这种亲情,车间里非常需要。有了这种亲情,员工们工作便更踏实、更安心。

  曾有几年,张军忠、王晓亮、孙博东等几人划归动力计量中心管理。该中心领导知道后此事后,也加入其中,与他们一起去看望老人。

  春节前大家捐款,烯烃厂、当时的汽运公司、建设公司的同事,也纷纷解囊相助。1993年春节前,当年分配到热电厂电气车间的齐鲁石化技校生也捐款,委托他们带给老人……

  3月1日,老人走了,他们又帮助料理了后事,坚守了自己的诺言。在齐鲁石化热电厂,这种人间的关爱继续延伸着。从今年开始,该厂大力推行工友志愿服务,利用业余时间帮扶困难员工与家属。3月上旬,热电厂命名电气车间这个团队为首支“工友爱心志愿者团队”,其余车间也开始建立团队,打造着齐鲁石化美好的家文化。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