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8-18 21:25:00
我的地质钻探生涯是从乘坐“网红”绿皮小火车7053/4开始的。
1982年我毕业于长春地质学校,分配到山东省地矿局第一探矿工程队工作,那时交通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我从寿光到莱芜,要紧赶慢赶到淄博市辛店站住一晚,第二天再乘坐7053/4火车到莱芜东站。报到后我被分配到淄河矿区106机台锻炼,7053/4小火车也就成了我工作和探亲的主要交通工具。
1984年到胶东分队担任技术员,那时胶东蚀变岩型金矿钻探还沿用最古老的钢粒钻进方法,钻探效率200米/月左右,唯一保证岩心采取率的方法就是孔底喷射反循环钻进,这种方法回次短、效率低、易掉心、易烧钻、易埋钻,处理孔内事故成了家常便饭。胶东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具有硬、脆、碎、酥的地层特点,要想提高钻探效率,必须改变传统的钻探工艺,为此推广试验应用了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技术,解决了取心和效率两大难题,钻探效率由原来的台月效率200米提高到500米以上。针对金刚石钻进“打滑”地层(“打滑”地层就是高研磨性坚硬地层),在招远台上矿区推广应用了金刚石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探技术,使台月效率由500米提高到700米多,并创新了侧喷式孕镶金刚石钻头,就现在而言金刚石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探技术也是解决“打滑”地层的主要方法之一。
1992年后,地勘行业进入市场经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谷期,其间我从第九地质队调到了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利用地勘行业钻探特色优势,进入工程地质勘察施工行业,参加了国家重要工程的建设,如京台高速黄河大桥、济南顺河高架桥、台儿庄万年大桥等桩基施工,并承担了山东广电大厦最大深度基坑设计施工,在地矿局保持了多年的最深基坑纪录。我记忆最深的是1999年聊百集团地热井项目,使用的最简便的TSJ1000水井钻机和BW850/50泥浆泵完成了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层地热井,发挥它的清洁热源和疗养作用。这眼地热井的完成在局系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那时起拉开了地热井施工的序幕。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文)的下发,地勘行业迎来了春天,地质钻探工作量大增。实施的第一个勘探项目就是“走出去”—“刚果布钾盐勘探项目”,到非洲国家实施钻探存在很多技术难题,一是钾盐钻探取心,钾盐与岩盐钻探取心区别在于泥浆,岩盐取心用饱和泥浆,而钾盐取心用油基饱和泥浆。二是设备,设备要满足勘探孔1000米S95绳索取心要求,又要满足水文孔的施工要求,选用了XY-5型钻机和BW-320泥浆泵。三是钻孔结构设计,采用“四级口径、三级套管”和“三级口径、二级套管”为钻孔结构模型。四是钾盐矿层钻遇可燃气体的喷溢处理,采用了安装防井喷装置和密封压浆技术。
在801工作期间,我还研究了特种钻探工艺助力开拓钻探市场。特种钻探最大特点是口径大、钻孔轨迹位移要求高,主要用于煤田、矿山等。地勘院创新的“潜孔锤+垂钻技术”工艺,塑造了矿山特种钻孔钻探的“绝活”,在该领域是技术领跑者。如完成的《山东省莱州市瑞海矿业充填孔》《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山金矿充填孔》等多个充填孔,水平轨迹位移均小于0.2%。
地勘行业是非常辛苦的,野外工作,居无定所,翻山越岭,而钻探又是地勘行业中最辛苦的工种。有句顺口溜概括了钻探工作的性质,“远看逃难的、近看讨饭的、走近一看是打钻的”。从事地质钻探四十多年来,我的切身体会是,做一名合格的钻探工程师要做到“三心三意”,“三心”即:信心、匠心、耐心,“三意”即:吃苦耐劳意识、风险预判意识、奉献协作意识。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用青春、智慧和汗水为地质事业尽了绵薄之力,取得了有益的成果,这是我所感到欣慰的。
(退休专家 赵光贞)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