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丨一部纪录片背后的英雄情结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8-06 17:38:00


  左上图:7月31日,《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首映式举行,李继德成为孩子们心目中可亲可敬的英雄。   右上图:7月31日,郯城县人武部干部在征兵体检站查看马头镇适龄青年体检信息。据悉,2018年全国征兵工作从8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记者 王世翔 通讯员 房德华 李进伟 报道)   左下图: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实兵实弹演练中,利用无人机对“敌”进行侦察。(□新华社发)

  □ 大众报业记者 齐 静 于 魁 张亚军 王继洋

  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稚气未脱的孩子来了,四面八方的市民来了,他们在伏热的天气里来到影院,让一部特殊的纪录片充满了火热的能量——7月31日,这部名为《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的纪录片,在淄博中影·齐纳国际影城(银泰城店)首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大背景,聚焦淄博籍抗美援朝老兵李继德与战友黄继光的“生死约定”,向人们讲述了一个老兵如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缅怀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弘扬传承英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这部纪录片的背后,有着大众报人追寻英雄足迹、讲述英雄故事的不懈努力。

  2015年春天,在一次采访中,《鲁中晨报》记者了解到淄博高青人李继德是黄继光的战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黄继光战友的身份,让李继德受到大众报业集团所属媒体的持续关注。当时,网上出现诋毁涉及黄继光等英雄的事件,在家乡默默无闻60多年的李继德得知后,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回击质疑。《农村大众》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撰写了以老人的回忆再现黄继光勇堵枪眼英雄瞬间的报道——《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全国各大主流门户和新闻网站转载,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随后,《鲁中晨报》记者陪同李继德一起来到黄继光的老家四川中江县,为黄继光的父母扫墓,完成了李继德与黄继光在战场上许下的“生死约定”: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捎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给你家里捎信。接着,记者又与老人一起去了当年的老部队站了一班岗。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陪着李继德完成人生夙愿,耄耋老人三年的经历令记者动容。“不能让老人的故事就此湮没,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崇尚英雄,捍卫英雄,让英雄‘不死’。”这个坚定的信念,成为《鲁中晨报》、鲁中网拍摄纪录片《我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的初衷。

  创作剧本,寻找素材,选景拍摄……鲁中晨报、鲁中网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95944部队、中共高青县委宣传部、中共中江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历经三年时间,刻画出一个个精致镜头。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李继德老人不怕苦、不喊累的劲头。为了补拍镜头,有时需要老人几次走位,特别辛苦,但老人却总说:“你们尽管安排就行,我保证全力配合”。

  放映结束后,影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之前对于黄继光的了解,都是上学时从课本上学到的,没想到他出生入死的战友,就在我们身边。这部片子挖掘出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细节,有力地回应了网上那些污蔑英雄的言论,更证实了那段不该被磨灭的历史。”33岁的市民徐鹏说,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讲述英雄的光辉事迹,号召全社会铭记英雄。

  看完纪录片,67岁的张钦营特别激动。他说,自己从小崇敬英雄,也曾希望成为一名军人,但未能如愿。看了这部片子,像是进行了一场追梦之旅。“我的名字,其实就是我的梦,钦营,就是钦佩军营。我真切感受到了英雄的魅力。”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