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淄博院区:3米导管勇闯“肠路迷宫”,介入科巧解梗阻危机!

来源:鲁中网

2025-11-14 16:26:10


  “肚子胀得像鼓,疼得直打滚!”52岁的李先生因粘连性肠梗阻被紧急送医。若不及时处理,扩张的肠管如同被吹到极限的气球,随时可能破裂,引发感染甚至生命危险。

  危急时刻,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淄博经开区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淄博院区】血管介入科刘绵春主任团队迅速行动。他们化身“肠道导航专家”,将一根3米长的肠梗阻导管经鼻腔轻柔置入。这根细长的“生命管道”一路穿行,精准抵达梗阻部位,当天就引流出近千毫升肠内积液。李先生顿觉腹部轻松,疼痛大减。5天后复查,导管成功“闯关”进入结肠,患者恢复排气排便,顺利拔管,从生死边缘重返日常生活。

  同样被肠梗阻的,还有80岁的孙大娘。她因食用大量山楂,形成坚硬肠石堵塞肠道,持续压迫可能引发肠坏死甚至穿孔。面对高龄、手术风险大的难题,刘绵春团队再次施展“软性攻势”——先置入导管为肠道“减压”,再经导管注入碳酸氢钠溶液,精准软化、溶解肠石。6天后复查,肠石影完全消失,孙大娘免受开腹手术之苦,顺利康复。

图片

  什么是肠梗阻导管?为何被称为“肠道清道夫”?

  传统胃管因长度有限,常难以抵达低位梗阻点,治疗效果受限。而这根3米长的肠梗阻导管,犹如一名深入肠腔的“清道夫”,在影像引导下穿越狭窄或粘连肠段,实现持续引流减压,为肠道恢复功能赢得宝贵时间。

  肠梗阻的“痛、吐、胀、闭”四大信号

  痛:阵发性腹部绞痛,程度随病情加重;

  :早期呕吐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粪样物;

  :腹部膨隆如鼓,低位梗阻尤为明显;

  :停止排气排便,是完全性梗阻的典型表现。

  常见病因:肠粘连、肠道肿瘤、粪石堵塞、疝气等物理性阻塞。

  重要提醒: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切勿拖延或自行用药,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通讯员 赵志楠)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