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聚焦急难愁盼,开出便民“处方”,滨州90项举措解决就医“烦心事”

来源:健康滨州

2023-08-01 15:40:00


  一站式服务、“床旁结算”让出入院患者“零跑腿”,一次挂号管三天,医疗影像数据互认共享有效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今年以来,滨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从优化健康服务流程、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拓展健康服务内容、改善健康服务环境等5个方面,实施90项具体举措,让就医“烦心事”变成“舒心事”,全面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90项举措中,既包括结算流程升级优化、智慧系统升级迭代的“大工程”,也涵盖为患者发放“一个护卡包”“一张明白纸”等贴心服务的“微手术”。7月12日至7月13日,“新闻媒体走进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基层采访活动走进滨州市,实地探访滨州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开出的便民“处方”。

  “没想到真的不用再重复做检查。”日前,在滨州市人民医院,医生通过医疗影像云平台互认了李女士父亲在其他医院拍的X光片,顺利完成了诊断。

  病人无需花冤枉钱重复拍片,就能高效就诊,这得益于滨州市医疗影像云平台在全市的推广应用。影像云平台的全面铺开,不仅成功打通医疗数据共享互认“高速路”,更是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扫码即可随时随地查询到原始影像数据、诊断报告以及历史检查情况,患者复诊、跨医院就诊和转诊均不必携带大堆胶片,同时数字影像服务所展现的原始影像也更加清晰、层次丰富,医生的阅片效果更好、读片更方便。

  市民在手机端即可查看自己的影像资料

  据了解,截至目前,滨州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达到对接条件的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接入市医疗影像云平台。医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就能快速调阅患者在滨州市做的历史检查,通过对比过往检查结果,有利于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从而指导下一步的诊疗工作。

  “原先,患者在影像科检查结束后,需要等待胶片打印出来才能再次去门诊就诊。使用‘云胶片’后,患者不必等待打印胶片,影像资料即时同步传输到医院网络,接诊医生可以直接通过诊室电脑或手机查看报告及影像图像,即时诊断,就医时间大大缩短。”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强说,“另外,患者或家属也可通过微信扫描报告上的二维码,获取报告和影像资料,还可以分享给医生做医疗咨询,方便远程会诊。”

  近年来,滨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下大力气提升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自2022年9月起,各县(市、区)、各医疗机构先后完成与市“互联网+医疗影像云”平台的对接,做到了全市医疗影像数据的共享和诊疗过程中的协同。截至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利用“影像云”已上传167万人次影像检查数据,群众调阅影像检查数据85万多人次。

  “之前看病,抽血、CT、B超各种检查预约想想都觉得迷糊,有时候去这层楼约了还要再跑别的楼,又累又晕……现在医院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多了!”在滨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位刚完成检查预约的老年患者告诉记者。

  “很多来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在没有子女陪同的情况下,面对各项就医流程多有不便。”滨州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夏家林介绍,“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原本分散在全院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服务窗口集中到一起,提供覆盖整个诊疗过程的医疗相关服务,就诊咨询、预约挂号、医保收费等都可以一站办理,切实有效地解决了病人看病难、看病不方便的问题。”

0cd8e019596a7abfe08b7547998fe363.jpg

  滨州市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

  同时,滨州市人民医院“床旁结算”服务模式全面推开。患者“足不出区”,即可“一站式”完成从入院到出院的全流程服务,切实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医生开具电子住院票后,患者手持电子住院票直接前往所在科室,护士站工作人员收到电子住院票后对患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确认信息无误后接收入科并进行医保联网登记。与此同时,工作人员会根据患者医保联网身份信息,开通绿色通道。患者出院时,护士站工作人员为其完成全部结算流程并打印相关票据,患者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方式完成缴费退费工作,省时省力又省心。

  据了解,滨州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入院、在院、出院的全流程、集约化管理,患者不用再为了找某一个服务窗口,在医院四处打问、盲目奔波。全市6家医院实施了患者床旁入院办理,100%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和60%的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实现床旁结算,从结算报销一站式,到出入院床旁诊间结算,再到“先诊疗后付费”的信用支付,不断创新诊疗结算方式,减轻群众垫资压力,真正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床旁结算服务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刚确诊糖尿病,医生特意跟我交代了很多注意事项。当时记得很清楚,刚出诊室就忘了,幸亏医生给开了这个,忘了就随时看看。怎么吃饭,怎么运动,怎么用药,一目了然。”患者王女士高兴地说。

  王女士手中拿的正是健康教育处方。它是诊疗结束后,诊疗科室医师发放的“宣教单”,提示患者所患疾病的科普教育内容,如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饮食、运动、生活等注意事项。

  患者到门诊药房取药时,药剂师会为患者打印服药卡,或医师在病历中详细记录服药情况,标明服药剂量、频次、时间(饭前/饭后)、用药疗程、特殊药品加注用药注意事项等。如果是70岁以上的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的慢性病患者,药房工作人员还会向其发放摆药盒。1个摆药盒分为21个小格子,主要功能是把一周内的药物,按照每天早、中、晚服药量,分别排开放置,便于老年人准确、安全用药。

  “七个一”便民物品——摆药盒

  一个护卡包让群众就医卡不乱放,一张明白纸让群众就医准备更充分,一个回形针让群众检查材料整理成册,一张宣教单让群众注意健康教育有处方,一张服药卡让群众明明白白吃对药,一个资料袋让群众就医资料保存好,一个摆药盒让群众服药准确又安全。从这些看病就医的“小事”入手,给予群众看病就医最贴心的就医感受,截至目前,滨州已累计为就诊患者发放“七个一”便民物品和资料1257.29万件。

  改善医疗服务没有终点,提升患者满意度永远在路上。滨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东介绍,2022年滨州市基本医疗群众满意度实现大幅提升,跃升5个名次。滨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将持续聚焦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为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卫生健康服务,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