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25-05-10 17:40:15
5月9日,2025年山东“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启动仪式暨京东工业数智供应链峰会在济南举行。围绕19条标志性产业链,山东优化形成“总链长+链长+链主”的“链长制”机制升级版,全年将举办省级对接活动30场,带动各市举办各类活动600场左右,服务中小企业10万家以上,进一步激活链主企业融链固链积极性,巩固“链主”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同体。
产业链和供应链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聚焦打造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梳理明确67个重点产业领域,提炼形成19条省级标志性产业链,广泛链接土地、资金、人才、数据、外经贸等要素塑造工业筋骨。标志性产业链建设,成为山东稳定工业增长大局的关键抓手,据测算,2024年19条标志性产业链规上企业数量超3.6万家、实现营收近11万亿元,均占全省的90%以上。
本轮链长制升级优化中,山东把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作为根基所在,新增仪器仪表、激光装备、体育用品等重点产业链;把抢抓新赛道新领域作为当务之急,将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重点产业链列入其中,进一步凸显产业链建设导向作用,加快形成山东产业新动能、新形象。政策在链上集聚,瞄准需要政策助力的关键环节和细分领域,山东逐链梳理形成5张固定清单和N张自选清单,构建从行业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到支持措施的政策体系,目前正聚焦集成电路、机器人、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研究谋划相关支持政策;项目在链上推动,工业领域1156个“千项千亿”重大投资项目、1500个重点导向目录项目被逐一分解到产业链上,形成投资项目和技改项目清单,今年一季度1156个投资项目实际完成产值5198.8亿元,同比新增1333.4亿元,1500个技改项目开工1311个,完成投资1440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27%,重点项目对产业的投资拉动和补偿作用凸显;服务在链上展现,山东发挥重点工业企业联系服务机制作用,建立问题诉求清单,梳理形成产业链融资项目548个,融资需求1320亿元,用地项目300多个。针对这些诉求,山东将开展助企帮扶专项行动,集聚各方面资源力量帮助企业解难题、稳生产。
截至目前,山东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7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这些中小企业普遍在各自领域掌握独门绝技,拥有关键领域“补短板”技术或产品,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基于各自核心能力强化互补,才能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
去年,山东省“十链百群万企”融链固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全年累计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省级专场对接31场,带动各市组织各类对接活动1050余场。借助本次活动,山东将推动企业以投入、产出系统为主体的纵向供应链链接京东工业数字采购一站式平台为代表的横向平台资源,进一步畅通供应链循环,提升产业链韧性。“山东工业品类丰富,在冶金、化工、地炼、装备等方面优势明显,平台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瞄准降本增效、保供合规等痛点帮助实现上下游信息快速有效衔接。当前,山东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依托国内与海外交付网络的部署完善,也将为山东工业品在海外布局提供支撑。”京东工业副总裁齐海峰表示。
据介绍,到2026年,山东将举办省级以上融链固链对接活动不少于100场,带动市县开展对接活动2000场次左右,服务中小企业30万家以上,培育3-5家具有较强区域带动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打造50个左右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特色集群(园区、基地)等创新载体,壮大一批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发展格局更加巩固。(大众新闻记者 付玉婷)
责编:
审核:陈佳汐
责编:陈佳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