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风起海岱|从东岳集团创业36载看桓台“工业立县”的改革路径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3-11-29 09:31:36


  产业赋能经济,是桓台笃定的发展思路。

  沿中心大街驱车西行,道路两侧的大小企业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在唐山与马桥两镇,东岳集团、金诚石化、博汇纸业等龙头企业敢为人先,率先壮大成桓台举足轻重的产业支柱。

  最新公布的GDP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桓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0.9亿元,增速领跑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作为淄博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县,桓台近年来究竟走出了一条怎样的转型路径?

  明星样本

  资本市场,往往是企业向上攀登的有力抓手。

  2023年9月13日,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岳未来氢能)在山东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标志着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踏上冲击A股市场的雄心征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梳理发现,2022年7月4日,山东省工信厅评选出该年度4家独角兽企业和580家瞪羚企业。其中,东岳未来氢能入选独角兽企业名单,实现了淄博独角兽企业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今年6月,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中,东岳未来氢能同样位列其中。

  能够成为淄博首家,为城市争光的这家企业究竟是何来头?这就需要从东岳集团36年的艰苦创业史说起。

  “1987年7月1日,东岳前身济南化工厂桓台分厂建成投产,历经36年发展,从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发展成为今天氟硅行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建成了氟硅膜氢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专业化特色园区。”东岳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建宏表示。

  事实上,梳理东岳的发展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开始步入氟化工行业到形成氟产业链雏形再到如今氟橡胶、PVDF、有机硅单体、硅橡胶等多品种延链发展,形成有机氟、有机硅大规模、大配套,逐步形成氟硅材料产业链一体化模式。

  2007年12月,东岳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东岳也由此凭借资本市场的助力,完成了一轮又一轮规模的扩张与提升;2020年3月,东岳集团拆分东岳硅材成功登陆创业板,标志着东岳朝着氟硅领域更大的目标愿景迈进。

  除省级荣誉外,东岳集团下属公司还多次进入国家级企业名单。

  2019年11月,工信部对外公布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及通过复核的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其中,东岳旗下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成为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复核。

  11月15日,东岳“氢进万家”示范项目运行仪式举行。该项目是科技部——山东省政府“氢进万家”国家示范工程中的示范项目,由东岳集团牵头实施。

  东岳集团总裁王维东介绍,该项目包括氢能“芯片”质子交换膜的持续创新进步和阴离子交换膜的科研和产业化应用,纯氢管网规划与敷设及集成绿氢、灰氢的综合供能系统集成开发等关键技术,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园区生态良性循环的氢能“制—储—输—用”运行系统。

  “氢能是我国战略发展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必须要国产化。”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东岳的质子交换膜技术是核心中的核心,在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世界领先的技术。

  升级之路

  以点及面,作为桓台的明星企业,东岳的三个发展阶段,恰恰与桓台所走过的经济转型路线不谋而合。

  改革开放之初,农业大县和建筑之乡,是桓台最为显著的标签——“吨粮县”为其赢得“鲁北粮仓”的美誉,而“建筑之乡”则赋予其更多开放基因。

  不过,本世纪初,澎湃的工业浪潮之下,桓台的紧迫感随之而来。对当地来说,“吨粮县”标签之下,是县域工业相对薄弱的局面。

  2004年,桓台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6号文”和“19号文”,用以鼓励加大投资力度、扶持骨干企业膨胀、鼓励企业创新、鼓励企业上市、鼓励服务业发展及吸引外来投资。

  此后数年间,桓台县域经济的活力就此释放。而后,当地官方又复制邹平的大工业模式,并制定“亿元企业提升计划”,极大地膨胀了金诚石化、东岳集团、博汇纸业、汇丰石化四大企业,并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擎天四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梳理发现,2005年—2022年17年间,桓台的经济规模由150.05亿元变为702.00亿元,膨胀4.68倍,而淄博市同期仅膨胀3.08倍。

  十余年来,工业进击路线极大地赋能桓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桓台县委常委、副县长陈之远在东岳“氢进万家”示范项目运行仪式上说,桓台是亚洲最大的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和全国重要的石油炼化、聚氨酯生产基地,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桓台就有31个。

  “石油炼化、造纸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氟、硅、膜、氢、聚氨酯、聚酰胺、聚烯烃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延链成群,千亿级绿色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在崛起。”陈之远表示。

  与此同时,众多央企强企接连落子布局,让桓台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23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70个。

  而上述产业园区与企业的共同发力,让当下的桓台,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的16%、工业产值约占全市的25%、创造了全市五分之一的进出口总额、建筑业产值近全市的半壁江山……

  如今,属于桓台转型的未来征途路径已然显现。

  未来征途

  9月19日,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到桓台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努力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事实上,桓台所肩负的使命是淄博能否实现“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关键变量。

  正如桓台县委书记林恒在此前的公开报道中鼓舞全县上下持续推进产业“优”和“扩”两篇文章:

  突出做好石化产业降油增化,加速从“油头”向“化尾”延伸;围绕氟、硅、膜、聚氨酯、无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行“链长制”,建成投用新材料产业园、膜产业示范园,加快建设聚氨酯产业园,抢抓风口建设氢能产业园,全力提升产业平台能级,打造淄博北部新材料产业基地。

  目前,桓台正全力打造氟、硅、聚烯烃等七大新兴产业链条,加快推动氢燃料电池膜、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碳纸、膜支架等关键材料产业化,重点抓好新时代高端聚烯烃、东岳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培育壮大氟硅新材料、丙烯两大省级产业集群,实现七大新兴产业链规模突破1500亿元,强力赋能桓台打造绿色高端新材料基地。

  “今年,桓台围绕上述七大新兴产业链条,策划了总投资111.9亿元的8个降油增化项目,以及总投资92.2亿元的13个拖链强链项目,延续产业迭代升级的良好态势。”林恒表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获知,2023年,桓台传统石油炼化产业炼化比将在去年调整到6:4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到5:5,氟硅产业规模超200亿元,加快打造绿色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

  而按照官方的谋划,桓台力争五年后桓台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800亿元,传统石油炼化产业炼化比调整到3:7。

  而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有四,分别是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跨越行动、实施新动能提速扩容行动、实施企业争先进位培大培强行动以及实施扶企助企提质升华行动。

  可以预见的是,在保证大工业模式稳健发展的基础上,寻找更多新动能,将是桓台下一步突破的一大工作方向。

  这,无疑将让外界对桓台未来转型之路充满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