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端午特辑| 在淄博这里,发现“艾”,学会“艾”

来源:鲁中网

2024-06-09 12:49:53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这天,被称为“百草之王”的艾草一跃成为“顶流”,被家家户户悬挂在门口,寓意驱邪招福。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极具药用价值的艾草,历来被医家所推崇,所以也被称为“医草”,现已有三千多年医用历史。

  在古代,艾草的应用不仅仅是通过口服和针灸,有不少文献记载使用艾叶烟熏治疗和预防疾病。

  艾草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荒野和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深厚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淄川区西河镇地处北纬37°黄金纬度带,土地肥沃、雨量丰沛、日照充足,特别艾草生长。经过精心培育,以“淄博齐艾"为代表的齐艾5号、7号、9号,出绒率高,药用性好,被栽种在西河镇的沃土上。

  相传孟母晚年辛劳成疾,为治母之病,孟子求扁鹊“御医艾方”,走列国寻三年之陈艾。得知在齐长城脚下,艾草已成当地最方便有效的药材和治疗方式,遂来到齐国的西河齐长城附近寻得三年陈艾,其当时停留之山,就是现淄川西河镇的“孟子山”。

  如今,近两千亩艾草在淄川区西河镇连片生长,夏日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药草香气。一株小艾草,一头连接着健康大市场,另一头盘活了小村庄。艾草产业带领西河镇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成为了村民增收的“致富草”。

  除了最常见的入药、制绒等医用价值外,艾草在现实生活中用处十分广泛。

  农业生产用途广——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艾草是一种广谱性抗菌抗病毒药用植物。

  工业领域历史长——历史上艾草是加工生产染料、印泥等产品的工业原材料。

  日常生活常相伴——艾叶煮水可以治疗疥疮等皮肤病,

  熏洗皮肤可以治疗湿疹,艾草化妆品、精油可以美容养生。

  药食同源身体棒——艾草含有较高的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材。

  民俗传统重传承——端午节在门前挂艾草、用艾叶煮鸡蛋的习俗,是百姓生活经验的总结。

  经过不断地在艾草产业上发力,西河镇探索出“龙头企业+村组集体+村办企业+特色小镇”的民企带村、产业致富发展模式,依托企业研发力量,发掘艾草在药用、保健养生、日用品、食品、纺织、化妆等领域的价值,开发出8大品牌48个系列1000余种产品,形成了从艾草集散、产品加工、研发设计、仓储物流、内销外贸到医疗保健等的完整产业链,实现艾草产品产业链全覆盖。

  走进西河,你可以看到艾绒、艾柱、艾条等传统艾草制品,也能看到艾叶精油、艾香、艾草护肤品、艾叶皂等近千款新式艾草产品。

  西河镇还将艾草产业与食用菌产业相结合,培育出全新品种——艾草蘑菇。

  艾草本身具有驱虫抗菌的作用,将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加入麦麸、豆粕等辅助材料,经过反复试验,调配出合适的比例。艾草中的药用成分被蘑菇菌丝分解后吸收,口感清香、鲜味浓郁、营养丰富。

  目前,西河镇以艾草产业为支撑,构建“理论课堂+实操基地+就业上岗”全周期培训辅导式助农增收模式,形成“党建+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新型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同时,以电商助农为突破口,采取“理论课堂+实际操作基地+就业上岗”模式,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劳动力技能转换。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游学等相融合,推进品牌建设和电商平台建设,实现“农户+电商+直播+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增加1000多个就业岗位。

(学生在齐艾健康文化产业园参加研学)

  一株艾草在村企合作、网络助力、产业延伸的加持之下,催生了西河镇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绿意盎然的艾草田,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无限生机。

  策划:孙华飞

  视频:李庆宇

  记者:孙蕊 王姿蕴(实习)

  通讯员:郗文娇 刘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