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争创“单项冠军之城”背后的深意

来源:博览新闻

2024-06-18 08:20:00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杨靖

  近期,工信部、省工信厅传来好消息,2023年度我市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家。至此,我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家,数量居全省第3、全国第15;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3家,居全省第4位。

  2023年2月,我市出台《淄博市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成为全省首个提出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城市。《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着力培育一批行业地位突出、市场占有率高的细分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方阵。到2025年,力争建设120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全市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以上,全市单项冠军数量和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淄博为何对打造 “单项冠军之城”势在必得?因为淄博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一方面,我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单项冠军引领力、创新力日趋增强,具备了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社会氛围和创建基础;另一方面,我市是工业大市,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长期专注深耕于制造业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领域的制造业企业众多,具备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近日,记者走进淄博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探寻我市争创“单项冠军之城”背后的深意。

  单冠遴选 考验的是综合实力

  制造业单项冠军,顾名思义是那些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领域,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生产性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单项冠军”企业不单纯看收入、利润、市值,关键在于某些特定细分领域离不开它的核心价值,整个产业链上少不了它们的带动作用。正如齐翔腾达虽然不是我市石油化工行业最大企业,但是甲乙酮产品经过20多年的不断优化革新工艺,纯度、水值等关键指标国际领先,在其特定精细化工领域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市场竞争力第一;智洋创新的电力智能运维分析管理系统,已为数十万个输电、配电监控点位提供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建立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和主要地区的市场体系;中材高新虽主打配套材料,但却是许多新能源汽车电机总成的国内唯一指定供应商,小鹏、特斯拉、小米su7都离不开它;鑫泉医药生产的头孢曲松钠,年产量1400吨,却可以满足全球50%的市场需求……

  “单项冠军”企业越多,淄博制造的成色就越高,整座城市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但想要成为国家级单项冠军并不容易。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重点评估企业专业发展、市场竞争、自主创新、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指标,是对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验。

  山东药玻是此次新增的四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之一,在全国药用玻璃行业是多年的领军者,如此有实力的“选手”却因产品的创新性不足,一度在“夺冠”之路上铩羽而归。

  “在工信部门和专家的鼓励指导下,我们重新鼓起冲刺冠军的信心,在技术、科研、市场、人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长板、补短板。”公司副总经理苏玉才说,“通过两次冲击单冠,我们才深刻认识到,单项冠军比的是综合实力。”

  评促结合 为转型升级赋能

  一座“单冠之城”,其底气不仅来自于企业的坚持和创新,更来自党委政府在顶层设计上的高位谋划和倾力打造。

  我市从政策引领、梯度培育、产业链群、精准服务等四方面坚持企业和政府同向发力,坚持评促结合、提质扩面,推动“淄博制造”做大做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亮云说:“我们打造‘单项冠军之城’不仅仅是为企业争取荣誉,更是以此为抓手,加强引导和培育,促进优质企业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汇聚推动淄博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在顶层设计上,淄博以“评促结合”为主线,依据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认定标准,指导企业选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认定重点领域”合适赛道,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依托现有优势产品加快研发、设计、创新,重视国际化经营和品牌战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争创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枝独秀不是春。淄博突出梯队培育,建立“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小巨人—单项冠军”培育成长体系,制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入库评价标准,动态调整入库培育企业,今年培育库入库企业达152家(其中国家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49家),逐一设定培育目标,确保每一个阶段的企业都能得到充分的支持与指导。

  在精准服务方面,淄博更是将企业的需求“置顶”。通过将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纳入“服务企业专员”服务范围,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培育企业实施政策指导、产业引导、人才引培、信息交流、政策兑现等精准服务,“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用能、产品销售等堵点难点问题。

  针对目前部分单项冠军企业“单打独斗”的现象,淄博也在思考如何提升单项冠军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制定单项冠军产业链(集群)、单项冠军区县遴选认定标准,聚焦37个省市重点产业链、产业集群,按照“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集群)—单项冠军区县—单项冠军之城”建设路径,点线面结合,推动整个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单冠”添翼 助力企业腾飞

  再度冲击“单冠”时,山东药玻从材质选择、熔化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升级,比如将原本传统的燃气熔化生产模式改为全电熔化生产模式,采取视觉智能检测代替人工检测,产品品质得以不断提升。此外,他们充分利用国家博士后科研站、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成功引进培养了一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泰山青年学者在内的专业人才,为助力企业腾飞提供不竭智力支撑。苏玉才欣喜地说:“单项冠军是我国制造业的最高荣誉,国家制定了很多诸如药品招标、评先树优等方面的支撑政策,助力单冠企业发展壮大,甚至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也有了‘直通车’。”

  与药玻一样感同身受的单冠企业还有很多。今年上半年,一位宁波的客户直接将电话打到齐翔腾达销售部,要采购300吨甲乙酮。如此大的订单,让销售人员一度以为是在开玩笑,当客户真诚地表示:“你们的产品质量上乘,还荣获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有国家级的背书,我对你们的产品质量信心十足。”

  亚华电子副总经理唐泽远告诉记者:“获得单项冠军后,我们在行业的话语权更重了,也有机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中国排名前100名的医院中,有77家医院已经与亚华电子建立了合作关系。

  “一提到丝绸都知道是苏杭,没想到淄博的企业竟然拿到了丝绸面料的全国单项冠军。”省工信厅的一位领导曾这样评价。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鲁对此感慨万千。

  凭借深耕行业60余年的技术积累,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成功攻克了掉色、起皱、不能机洗等丝绸面料的三大难题。无论是参加国家级单项冠军评选还是复核,企业都一次性通过考核。“淄博有着百年的工业文明和厚重的产业基础,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政府和企业携手并进,淄博制造业一定能再现辉煌。”陈鲁表示。

  高扬单项冠军之帆,百年老工业城市向新向高、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