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让历史古迹散发“留量”魅力——淄博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观察

来源:博览新闻

2024-06-21 08:34:55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耿雪

  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悟时代。

  泱泱齐地,文明璀璨。这里是史前“沂源人”生活的“故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传承着熔古铸今的精神气质,积淀着变革开放、重工厚商、尊贤尚功的文化基因,成就了先秦时期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共同构成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齐文化。

  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目前,淄博市有不可移动文物223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齐长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0处,国保文物单位数量居全省第五位。它们星散于淄博大地,激荡起文明的交响,描摹着文明的版图。

  “打卡”文化遗存,初识文化之源

  从“博物馆热”到爱上“打卡”文化遗存,展现了当下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初的我们有着怎样的模样,过着怎样的生活?想要探究其中的答案,你可以“打卡”沂源鲁山脚下的一处山洞。这里发现了来自6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沂源猿人”头盖骨,周围的群山和一旁的河流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山东,乃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的生活场景。

  “沂源人”化石

  发端于2000多年前的齐文化在世界上颇具影响力。有遗迹可考的稷下学宫,设计奇巧的齐国故城排水道口,齐文化博物院里工艺精美的玉器、陶器、青铜器等,它们都在诉说着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是怎样创造了给予后世深厚滋养的齐文化。

  此外,还有被誉为“旱码头”的周村大街、“一代正宗”王渔洋的故居,足以反映淄博近现代史的市委旧址红色文化产业园……

  以时间为轴,当你近距离去感受这些文化遗存,淄博的历史文化脉络会更加清晰。

  传说中的姜太公是神话还是史实?太公在哪里,齐国面貌如何?随着陈庄-唐口西周遗址的发现,为史学界解开了其中的奥秘。

  陈庄-唐口西周遗址

  在小清河北岸,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与唐口村之间的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里,包括营丘古城,太公封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钟鸣鼎食,泱泱齐风等板块,展示了西周早期的生活文化面貌,为我们了解齐文化的早期历史提供了直接依据。

  实地体验,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变得更加可触可感可知。

  在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段,前来“打卡”的游客薛女士对记者说:“历经千年,眼前的齐长城虽说模样不比之前,但气势仍在。现在慕名而来的人多了,说明我们古老的文化不仅没有丢,而且更让人以此为傲。”

  齐长城遗址

  在包含明代关帝庙、宋代古窑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的建筑群的八陡老街,河北游客陈女士沿着错落有致的石阶,行走在石板路上。青砖黛瓦,四合小院,斑驳的墙壁诉说着老街的过往,雕花老窗勾勒出岁月的模样。

  她说:“在老街,品历史古韵,赏百年古居,尝博山美食,放下忙碌,卸下一身疲惫,真是不虚此行。”

  八陡老街

  讲好文物故事,让流量变“留量”

  如今的淄博,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存在于博物馆里,更“穿梭”于现实生活的各类场景。它们讲述着淄博故事,对人们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激发着人们对这片土地产生着浓厚的兴趣。

  6月12日,来自济南的赵先生来到当地人称“四十亩地”的市委旧址红色文化产业园。他一边游览,一边拍照、拍视频,力求将每一处的景色刻在脑海里、留在手机中。

  市委旧址红色文化产业园

  “我年轻时在淄博学习生活过,对这里的红色文化遗迹印象深刻。如今退休了,便回到淄博,游览了周村的马耀南故居、淄矿的德日建筑群、博山的市委旧址等红色文化遗迹,深深感受到淄博红色文化底蕴的深厚,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赵先生表示,他来之前没想到淄博会把这些文物古迹保护开发得这样好,他要把这些照片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到淄博。

  文化遗存留下来不易,“活”起来更需要接地气的顶层设计。

  随着淄博文旅热度的提升,淄博市文物保护工作开始着力于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游览体验等途径,拓展“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吸引大批游客与文化遗产实现“双向奔赴”,在文化“两创”中不断激活文化遗产基因,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如果你热爱文学,可以邂逅吟诗作赋的王渔洋、善于讲故事的蒲松龄;如果你痴迷戏曲,可以欣赏到独具地方特色的五音戏和聊斋俚曲。你还可以漫步老陶瓷产区,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艺范儿”;或走进颜神古镇艺术街区,观摩琉璃制作的全过程……

  无论是文博场馆、古迹遗址,还是名人故居、劳动场景,任何形式的文化遗产在淄博都可以成为游客参观、游览、体验的对象。

  让文物、遗迹“说话”,这对人们产生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它不仅增强了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让城市流量变“留量”,有力地激发了城市发展活力。

  筑牢安全底线,守好文化根基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孩子刚学习了王渔洋的《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通过实地参观,孩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渔洋文化的独特魅力。”近日,在王渔洋故里景区游览的王女士表示,王渔洋故里景区古朴典雅,花木扶疏,陈列布展精心细致,增强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王渔洋故里景区

  文物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淄博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全市各级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成五级文物保护体系,设立文物长与文物保护员2720人,形成上下协调、团结协作、群管群治的工作格局。

  文物遗迹保护措施到位,科技先行。

  我市根据实地调查研究和科学研判,制定文物保护单位“一点一策”差异化巡护策略。全面梳理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在省内率先研发使用智慧文物管理系统,提升文物巡护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文物安全防范能力,这一成果获得了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淄博是齐国故都,地下埋藏十分丰富。为了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我市出台《淄博市土地考古前置工作实施办法》,严格按照能快则快的要求,协调、推动、跟踪、督办,提升工作效率,节省时间成本,有力地提高了文物的考古和保护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全面运用文物区域分级评估成果,根据文物分布情况,将我市全域划分为三个等级文物分布区,有效降低考古费用,提升考古工作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淄博建立重点保障项目考古工作制度,成立考古调查勘探“跑团”,积极靠前服务,全面跟进并指导各区县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为全市范围内的调查勘探地块、项目提供全周期专业服务,有力保障了省、市重大项目实施。

  深化考古研究,让文物“活”起来

  在前不久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临淄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开放日活动。来自淄博市各部门单位的100多名机关干部走进考古发掘现场,了解齐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深入领略齐文化精髓要义,与历史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历史古迹在这里突破了时空限制,变得更加生动。

  为了让更多的文化遗迹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传统文化启润心灵,2023年,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青年技术人员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开展了淄博市南部山区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配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点对沂源县沂河头遗址进行了发掘。作为跋山遗址群组成部分,该遗址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时,高青县陈庄遗址成功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发掘成果填补了山东周代考古的多项空白。积极参与配合稷下学宫、桐林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加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赵家徐姚遗址等考古成果宣传,擦亮了淄博考古品牌。

  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淄博市围绕文物保护和考古主题,先后推出宣传视频,普及田野考古常识,展示淄博考古工作,响应群众呼声。举办“走进高南遗址”“探源沂河头”等公众考古开放日活动,让考古和文化遗迹从“象牙塔”走向公众。

  此外,我市还通过文化遗产赋能联合申遗,与联盟城市联合推出“东周古国四城文物主题游径共享”活动,共同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以“文物+旅游”为切入口,加强联盟城市间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宣传展示等领域合作力度,扩大文化影响力,让一处处文化遗产从历史深处走来,铭刻下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

  “我们要构建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体系,不断创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切实做好以文化人、展示利用、数字赋能、传播交流的文章,让文物‘活起来,立起来’,走进现代生活,助力城市焕发发展活力,向世人宣讲屹立于中华文明之林的‘淄博故事’。”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