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深读淄博丨镇街干部“沉下去” 村居工作“提上来”

来源:博览新闻

2024-08-12 08:30:01


  深读淄博丨镇街干部“沉下去” 村居工作“提上来”

  ——淄博市推行“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机制提高镇街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能力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梁立新

  镇(街道)位于乡村治理第一线、服务群众第一线、创新实践第一线,直接影响党群关系、体现善治水平。

  去年以来,我市着眼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防止和克服镇(街道)干部“机关化”倾向,总结提升临淄区稷下街道“万步工作法”做法,围绕“身入、心入、情入”,创新推行“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沉下去”,一户一户上门攀亲,一村一村解剖麻雀,一轮一轮攻坚突破,搭建起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实现了凝聚服务群众、培养锻炼干部、推动落实工作、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机统一。

  该机制推行以来,全市88个镇(街道)共走访1765个村(社区)、53.92万户,解决问题1.41万个、答复率100%,帮助谋划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942个,制定发展措施7800余项,发现储备后备力量2298人,市民投诉量和群众满意度实现“一降一升”。2023年,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成绩列全省第一,比2022年提高4个位次。

  “上门问事”:全员全面走,“走心”更“走亲”

  “孙女今年参加高考,孩子父母都打工,对报考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怎么选择学校和专业,闺女你有啥主意吗?”几周前,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南营社区包村干部魏丽仪接到了社区王阿姨的咨询电话。

  说起魏丽仪和王阿姨的结识,还颇有故事性。2023年,四宝山街道按照市委部署要求,试点开展“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工作机制,魏丽仪负责南营社区。最初她敲响王阿姨家门时,王阿姨面对这个“95后”小姑娘,显得极不信任。当聊起社区存在的问题时,王阿姨吞吞吐吐地说,“小区里面飞线问题整治了好多次,仍有部分剪断的飞线没有处理好,下雨天漏电很危险”,魏丽仪听后立即与街道创城办联系,明确飞线整治工作的具体事宜。几天后的电话回访中,王阿姨非常开心地说:“第二天就有工人来处理剩余飞线,办得可快了!”

  自那以后,魏丽仪与王阿姨经常联系,在社区碰面时,总唠一唠家常、聊一聊变化,俩人已像家人般相处了。

  干部不跨进群众门槛,群众就不会把干部记在心坎。“上门问事”是新工作机制的第一步,通过“上门问事”,镇(街道)干部主动走到群众中去,把工作做到家门口,有事帮办促成、无事交心联心,确保始终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上门走访前,镇(街道)包村干部、村干部根据日常了解掌握的情况,建立“一户一档”和政策宣传、入户服务、问需问计“三张清单”,提供给走访干部参考。走访干部以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用“大白话”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给群众,询问群众在居住环境、看病就医、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需求和难题,听取他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到重点户头清、家庭情况清、急难问题清,全面掌握“民情账”。

  以镇(街道)为单位,党(工)委书记带头,副科级以上干部带队,全体机关干部参与,分组分批走村入户。镇(街道)一般每两周左右走访一个村,每周固定1天为干部驻村集中走访日,其他时间可自行安排走访。

  坚持“全面走”与“重点走”相结合。由“村村到”升级为“户户到”,白天不在家的到田间地头找,田间地头找不到的晚上找,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每户“沉浸式”走访不少于15分钟。镇(街道)班子成员带头走访困难户、低保户、伤残户、军烈属、征迁户、矫正户、信访户、种养大户、企业负责人等9类重点群体,包村干部做到群众生病住院、生活困难、遭遇灾害、家庭变故、亲人离世“五必访”。

  四宝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孟华说,入户走访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查研究最基本、最朴实的方法。街道机关干部下沉一线上门走访是形式,结亲走心是关键。我们的干部到群众家里坐一坐、拉拉呱,通过帮着打扫卫生、一起干农活,或陪孤寡老人聊天、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帮生病群众联系医生等方式,竭力帮群众办成一两件实事、解决一两件难事,就能用真情实意赢得群众信任,让群众打开“话匣子”,增进同群众的感情。

  桓台县新城镇机关干部在刘三里村走访

  桓台县新城镇在我市较早推行这一新机制。镇党委书记朱友潇说:“新工作机制的关键在服务群众、密切干群关系,因此我们的机关干部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我们特别强调,走访中要注重方式方法,有效利用上班群众傍晚下班时间走访,提高入户比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能现场解决的坚决不让问题离开现场;做好结合文章,将‘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与村‘两委’述职评议、座谈调研、支部评星定级、重点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带着任务走访,坚决杜绝‘为了走而走’的形式主义。”

  “上门问事”让机关干部和村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车间、居民家中去“接地气”,直接与服务对象和群众面对面,改变了镇(街道)干部传统的办公服务模式。他们主动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议事决策、在一线解决问题,进一步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下去不下去真不一样,进户不进户真不一样,交心不交心真不一样,通过走访掌握了大量坐在办公室看不到的‘活情况’、听不到的‘真声音’、想不到的‘好办法’,工作干起来更有数、更有底、更有方向了。”不少镇(街道)干部感叹道。

  群众也纷纷反映,“这么多镇(街道)干部来我们村,实心实意帮老百姓解决问题,有点啥事都愿意和他们说道说道”。

  “下沉议事”:全面查“病灶”,集中会诊开“药方”

  “镇党政联席会开到村里,专题研究我们村发展问题,这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6月29日,新城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下沉到刘三里村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对前段时间镇村干部“上门问事”发现的问题逐一“过筛”,并全面梳理刘三里村发展现状,帮助理清下步发展思路。提及此事,刘三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海涛至今兴奋不已。

  刘三里村收集上来的43个问题,目前已解决40个,有3个问题通过联席会协调有关部门转接办理。村民反映的村东侧渗水大湾杂草丛生影响村容村貌且雨季岸坡易发生滑坡问题,镇党委现场协调制定方案,历时28天完成修整。修整后的大湾,在维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周边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成为了村民的纳凉场所。不仅如此,村“两委”还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出租给旱藕种植户,实现大湾的“变废为用”,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新机制坚持眼睛向下、关口前移,探索将镇(街道)党政联席会下沉到村召开,投入充足时间精力,专题、具体研究每个村的工作,逐村突破提升。

  桓台县荆家镇下沉到村召开党政联席会议

  “看现场+听汇报”,激励村干部干事。联席会前,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开展现场观摩,实地查看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推进等工作现场,感受村发展氛围势头。会上,村党组织书记带头,“两委”成员依次汇报,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逐一点评。通过集中查、看、听、议,把成绩和问题摆上台面,让村干部坐不住,激励他们干事创业,以镇(街道)带村形成良性互动。有的村党组织书记谈到,“在我们村里开这样的专题会,如果没有点工作成绩,还真没有脸面向镇(街道)上汇报,更不好向老百姓交代”。

  “帮谋划+助解难”,为村班子减负。张店区湖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衍斌说,村干部最反感“自拉自唱的官样子,光说不干的花架子”,如果只找问题而不解决问题,也是变相的形式主义。党政联席会下沉到村召开,就是要重点研究解决走访发现问题和村重点工程推进、民生项目实施、乡村社会治理中遇到的难题,一事一议、群策群议、因村制宜帮着想办法、出实招,帮着完善村庄发展蓝图,减轻“两委”班子工作负担。许多村干部反映,“镇(街道)领导不是来给我们下指令、派任务,而是来和我们一起战斗、一起努力,我们心里一下子敞亮多了”。

  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商家镇在馆里村召开党政联席会

  “沉下去+走上前”,打造“流动式、服务型”党委政府。推广“流动会议室”“现场解难题”等做法,将镇(街道)党政联席会议开到村务中心、田间地头、项目一线、问题现场,按照村“两委”和走访小组依次汇报困难问题、意见建议,镇(街道)村两级班子一起商议解决的原则,对问题当场讨论、当场研判、当场解决,减少中间反复对接沟通的环节,打通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新建的“临淄大院”停车场和充电桩

  伴随着去年“淄博烧烤”爆火,“临淄大院”也一度成为热门的烧烤打卡地。临淄区稷下街道干部在“上门问事”时发现存在游客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经党政联席会讨论,决定建设临淄大院停车场,就餐车辆店内扫码免费停车,解决就餐游客停车难问题。同时积极与国家电网对接,在临淄大院停车场内部建设大型充电桩26处,解决外地游客充电难问题的同时,也为周边居民充电提供了便利。“临淄大院”所在的稷下街道范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国华直言:建设停车场、充电桩涉及规划、建设、电网等多个部门,仅凭村级组织很难协调解决,街道出面帮助协调后,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不少村党组织书记反映,“以前去镇(街道)上找领导汇报工作,经常找不上、找不全,还怕耽误他们时间。现在他们直接上门、全部到齐,拿出半天时间专门研究我们村的工作,有什么难题、什么想法都可以和他们敞开说得透透的,以往的顾虑都没有了”。

  “一线办事”:靠前攻坚固化机制,以“走”促干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坦言,乡村治理实践中,很多问题表现在基层,实际根子却在机关,特别是存在干部“下不去”“办不了”“走过场”等问题,导致一些工作悬在半空、落不了地。“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工作机制的突出特点是改进作风、一线办事。

  “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作为我市创新推出的全新工作机制,各镇(街道)在实际推行中也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采取干部固定联户模式,将走访对象作为固定联系户,发放连心卡,及时了解群众问题需求,快速响应、高效解决。建立“能办即办、分级承办、难事特办”机制,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答、办理;第一时间不能解决的,按照职责权限由镇(街道)党(工)委或区县组织部门统筹,组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解决;对重大问题、复杂问题,由县级以上领导挂包,调动各方资源力量一线推动解决;实行“首问负责制”,谁走访、谁负责、谁反馈,面对面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

  注重与中心工作结合,做到以走促干,在走村访户中强党建、促发展、优治理。走访过程中一并了解党委政府部署的安全生产、抗旱防涝、拆违治乱等阶段性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以及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两委”班子运行、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村村都有好项目”等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纠正,对问题突出的及时纳入“强基”村整顿,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淄川区将军路街道机关干部与贾官村干部群众一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镇(街道)干部身处基层,直接面对村干部,经常与群众打交道,“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工作机制督促引导机关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获取“活知识”、掌握“土办法”,让陷入“经验主义”躺平的“老干部”动起来,让机关干部全面掌握每个村的村情民意,精准提高工作质效,因而成为我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最新的探索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广大镇(街道)干部的素质能力也得到很好锤炼。

  许多工作在镇(街道)的选调生谈到,“参与新工作机制,让我们进农户、说土话、办实事,既学会做群众工作,又学会做农村工作,对我们的成长进步有很大的帮助”。有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谈到,“通过推行这一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锤炼了干部、推动了发展、优化了治理。特别难忘的是上门走访时老百姓那发自内心的笑容,这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

  “上门问事、下沉议事、一线办事”工作机制在我市越来越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正成为老工业城市“人好物美心齐”城市形象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