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齐风”吹来满眼春

2016-12-12 10:30:55     来源:淄博日报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回首2016年取得的新突破,展望2017年的新目标,在拥有齐文化等璀璨地域文化的淄博,文化名城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广大市民热切期盼的文化旅游淄博梦,正在一步步变成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旅游线路、热门景点……

  岁末年初,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各项工作依然紧锣密鼓,扎实稳步地在有序推进。回首2016年取得的新突破,展望2017年的新目标,在拥有齐文化等璀璨地域文化的淄博,文化名城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广大市民热切期盼的文化旅游淄博梦,正在一步步变成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旅游线路、热门景点……

  “齐风”新解 串点成线促融合 

  文化名城建设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抓手,立足我市实际,坚持点线结合,突出文化体验游和山水生态游两大资源优势,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抓好东部齐国故都旅游线、南部生态旅游线、中部近代文化旅游线和中北部水系慢城旅游线,努力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体系。

  东部齐国故都旅游线。以齐文化、足球文化为支撑,以淄河为纽带,重点打造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齐古城等项目。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将再现齐国古风。

  南部生态旅游线。以大鲁山、齐长城旅游开发作为龙头项目,积极带动鲁山及齐长城周边乡村文化旅游。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展现生态高地的魅力。

  中部近代文化旅游线。以周村古商城、聊斋文化创意园和陶琉古镇为主线,展现我市历史文化遗迹及特色地域文化。积极推动周村古商城争创5A级景区。把梦幻聊斋AR打造成全国首家以聊斋文化为主题的AR体验公园。

  中北部水系慢城旅游线。以水系为主线,连接文昌湖、孝妇河湿地公园、新城区齐盛湖、高铁站新城水系、红莲湖、王渔洋故居和马踏湖,往北延伸至高青温泉、黄河文化旅游带,形成贯穿我市中北部的生态水系文化旅游新线路,清水绕城终有期。

  城市形象的策划宣传、推介也是文化名城建设的重点。制定城市形象和文化旅游宣传策划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广告投入,在全市文旅项目、城市形象、旅游线路等宣传推介方面形成高潮。加快文化旅游重点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文化名城建设有关资金。发挥市文化旅游基金融资平台作用,2017年融资30亿元,采取PPP模式,重点用于与项目建设相配套的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齐头并进 全面推进态势好 

  2016年,全市文化名城建设工作以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进展态势良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投入26117万元,8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3427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已经有3142个达到省定标准,1200个村(社区)文体广场实现移动音响全覆盖,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活动4635场,提前实现了“一村一年一场戏”的目标。大型舞剧《齐风·甫田》作为唯一剧目,代表山东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文化产业较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工艺美术、出版印刷、文化旅游、文化制造、文博会展、信息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形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三上”文化产业单位247个,同比增长6.9%;从业人员4.5万人,同比增长1.9%;实现营业收入513.48亿元,同比增长12.7%;资产总计387.27亿元,同比增长15.9%。预计2016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7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近20%,占GDP的比重约4.2%,占比增幅近0.6个百分点,均列全省前4位。

  齐文化研究、宣传工作有序推进。山东齐文化研究院顺利获批,完成了事业单位登记等一系列筹建工作。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专家研讨会、第十三届齐文化节、“2016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和“首届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顺利召开,成果丰硕。

  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势头较好。年初确定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十大重点工程”,涉及文化旅游项目28个,已完工和预计年底前完工的项目5个,在建项目17个,实际到位资金54.15亿元。

  齐抓共管 强化创新促落实 

  建设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工业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批复的《淄博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对我市在全省的发展定位;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是省十三五规划中对我市在齐鲁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在文化名城的建设过程中,全市上下要围绕这些目标定位,进一步明晰思路,靠高质量配套、高效能服务,撬动和引领市场、企业、社会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见成效、达目的。

  文化是最具融合能力的产业要素,要强化创新意识,找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契合点,在发展“文化+”上下功夫,使之成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围绕四条文化旅游线等旅游产业核心板块,精心策划,扎实推进。大力推进“文化+资本”,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依靠资本运作加快做大做强。大力推进“文化+创意+科技”,加快发展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影视制作等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培育基于网络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不断延伸拓展文化产业链条。

  文化名城建设离不开坚强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文化名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作用,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继续实施文化旅游重大项目挂包责任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跨区县的文化旅游项目,要明确市直牵头部门协调,统筹抓好。

  围绕文化名城建设,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要抓好各自承担文化名城建设任务的推进实施,又要做好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推进中的配合服务,努力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整合资源、协调联动、步调一致,使每个层级、每个环节都动起来,不推诿、不敷衍,齐心协力破解难题,共同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文化名城建设是一项惠及全市百姓、惠及子孙后代的幸福工程、文化工程、惠民工程,面对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转型机遇,相信我市突出资源优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文化名城建设之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诞生了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瓷文化的先人的崭新的淄博新文化,成为“一带一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2270723,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