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墓

 来源: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鹿奉俊

  今年农历八月初的一天上午,天高云淡,微风清凉,我约文波同志驱车来到了万章墓的东侧。我们围着万章墓转了一圈,怀着崇敬的心情,心头豁然一亮,这就是我们贤圣的万章之墓!

  万章墓坐落在鲁泰大道以北,卫湖公路以西,黑铁山西南,雄踞高地,北邻斜川,墓封土高15米,直径约120米,四周为沙土地质,系一座海拔102.8米高的土丘。当地人称“万子冢”,俗名“棉花山”。

  据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重修《长山县志》记载:“战国先贤万章墓,在卫固镇西南六里,在石墙城(盛)庄西北三里,其墓甚大。国朝(清朝)初年,有山贼劫矿,刨土至榔,土虽合而成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知县孙兴培土勒碑。”又记:“万章墓,一在滕州,一在邹县西南十里,一在本县,向收入《新城县志》中,误。”《齐乘》一书中也有“万章,滕州南万村有墓”的记载。

  据1933年《重修新城县志》记载:“万子冢在曹村东山中,相传为万章墓,高如丘阜。”又记载:“先贤万子,名章,齐人,孟子弟子。宋景祐(公元1034-1038年)中立孟庙,以万章配享。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封博兴伯,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从祀孔子庙庭。”并且还进一步作解释说:“按,万子墓,在邑东南曹村东山中,而长山(县)志亦载之,盖新城(县)地,本长山所分,旧属长山,分县后属新城矣。前志未载,今补。”

  万章系古齐国人,姓万名章,是亚圣孟轲的大弟子和得意门生,传说今桓台县周家镇万家村就是他的故里。他曾经跟随孟子去游说齐宣王,当时,各国互相攻伐,合纵连横,都在讲究变法改革,力图富国强兵,而孟子却致力鼓吹“唐虞三代之德”,所讲述的内容不符合各国统治者的要求,于是,孟轲“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一书的第五篇即“万章”篇。

  传说万章曾在花山之上读书,曾在铁山一带讲学,传播文化之功业,深受当地文人的爱戴。他死后,众弟子特意为其修墓建冢,隆重埋葬。每年祭日万章的弟子们都从四面八方带来泥土添墓,年复一年,此墓也渐渐增高增大,形成当时宏伟的墓冢。据旧志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二年(公元1783-1787年)间,时任新城县知县刘大绅,得知“(县)治东南,花山、铁山两山间有前贤万章墓,岁久荒圮,单骑往返百余里,访得其处,为其封土立石(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万章墓南面确实遗有石碑,上刻“山镌先贤万璋之墓”等文字,被人推倒跌断后,被当地人运走,作了院门内基石,1984年6月28日,万章墓被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章墓的形成,神话传说是:“二郎担山撵(赶)太阳”留下的遗迹,虽然故事不可信,但编得却颇生动:在远古时期,天空有十个太阳,炙烤得田地龟裂,禾苗生烟,民不聊生。玉皇大帝令二郎神(应当是杨戬)前去处置此事,让他把多余的太阳赶跑。二郎神遂担山逐日,前端挑着隽家山(又称马家山),后端担着蟠龙山(又称傅家山),由东向西跃然直追,当进入卫固地界时,日将而坠,跑得也实在累了,便卸下担子小憩,顺便把鞋子脱下,将灌在鞋筒里的土磕倒出来,于是堆成现今的“万章冢”。等到二郎神重新抓扁担时,却因两座山太重,早已沉入地下大半截,再也无法挑起来了。

  传说在元朝以前,万章冢周围苍松翠柏,景色秀丽。至清代,现有李氏家族自直隶枣强迁来,选定在万章冢南侧李村居住,最初定村名为“李家庄”,后经风水先生指点说:东南方向为阳,在万章冢之阳建村,未来必定万世兴盛。于是,李家庄更名为“万盛庄”。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李氏家谱》记载:“始祖自前明年间由直隶枣强迁发来长(山),一支留居于(长山)县城之北坊,累世科第;一支爰居于城东六十里之万盛庄,迄今已四百余年矣”。

  传说若干年前,在万盛庄方圆的村庄,百姓如果遇到红(婚)、白(丧)公事,需要租借杯、盘、碟、匙(俗称“窑货”)之类的餐具时,可事先于傍晚到万章冢前焚香叩头,说明情由,次日凌晨即可前来借取,用完即还,再借不难。然而,有个别人家不守信用,万子神不再往外借了。

  历史上的宝山一带曾昌盛一时,但它不能与今天比拟,而今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春秋别去,岁月如烟,长眠在古冢中的先贤万章若有知,必定感慨万千。

  万章所传授的文化功业,曾创办的“花山书院”,如今已被淄博中学、外国语学校、高新区实验中学等所代替,一个新的教育基地在这里崛起。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