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思齐言丨重生与共情:中华文化赋能人工智能持续发展无限可能

来源:言思齐

2023-06-25 09:54:53


  01 文化自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自大者唯有自困,自醒者皆可自渡。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是收缩自保还是开放包容,是说一套、做一套,为一己之私而罔顾他人权益,还是讲信修睦、民胞物与,不以兵强天下,而是着眼于共同发展,这是全体人类,是所有国家,乃至各大文明体系都必须要正视的一条“路径”选择大题。

  实践出真知。面对各类层出不穷的全球重大问题,唯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着力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全体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真正出路。而放眼全球,有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足够人文动能的,也可能唯有中华文化了

  尼山圣境

  02 数字文明如何吸取中华文明精髓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在古早与现代之间搭建起了一条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人文纽带”,而以文字为载体的历史记忆也从未间断。仅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文学来说,为何一读到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可让人一下感受到盛唐的那种豪情壮志?为何一读到晏几道“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和苏轼“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就能让人马上将千年的广阔时空瞬间糅合在缥缈玄幻的同一个梦境之中?文学作品生命力的历久弥新,皆因“共情”的存在。

  人作为一个有机体,万年前就完成了出厂检测,大脑的发育,在成熟度上、在今古差异上,有毫厘之间的区别吗?活着的人、有思想的人,与故去却把思想留下的人,是能思接千载,是能同观一片景、同赏一只月的。人又是独特的个体,这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是一致的。中华文化里求仁爱中庸、讲谦和真诚的人生观,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价值观,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为目标的世界观,早就为解决当今所谓文明冲突、所谓地缘博弈、所谓发展困境,提供了一套能经得起哲学思辨的解决方案。为何中国人特别讲究慎终追远?中国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可以没有偶像崇拜,但中国人对先人的景仰与敬重却从未减少分毫,这又是中华文化尊重历史、关照人性的又一典型呈现。人始终都将是自己的主宰,不能假于任何外物,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属性,这个基本属性又得益于人所独有的人文底蕴。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无不都是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的。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以发明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革命,现代工业由此诞生;第二次是十九世纪末电力的发明和普及;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发明晶体管、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如今,以人工智能(AI)核心内容之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显然已初展雄姿。无所不在的“数字化”,早已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1996年,尼葛洛庞帝写出《数字化生存》一书。作为未来学家,他洞见了二三十年后,世界全方位展现出来的、一个以数字技术为推动力的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数字化生存”,虽然这个振聋发聩的提法,在彼时是显得那么“科幻”,可又有多少人会相信“数字化生存”会这么快到来呢?也许,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最贴近“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真相才真正揭开了面纱。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新的文明形态一直在不断迭代,新的生产方式一直在无情碾压旧有的生产方式,而生产关系的改变更是地动山摇。与之相伴,思维方式的嬗变也一直在其间暗流涌动。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的力量如何与“数字化生存”的现状相辅相成,如何让一个国家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如何防止国家间因奉行“丛林法则”而“从实力的地位出发”来区别性对待他国,而是与之相生相伴、共谋发展?对个体来说,又如何给予其以强大的精神辅导,使其痛痛快快地走完一生呢?放眼世界文化丛林,能堪此大任者,寥寥无几,而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已经让世界如痴如醉了数千年,现在正是其大放光彩的高光时刻!刘向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孟子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皆可为之注脚。且中华优秀文化不仅传承有度,而且还善于学习和吸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精华,这种连绵不绝又包容并蓄的精神亦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

  人工智能

  03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

  我们只有改变单向的、线性的思维模式,改变或俯视或仰视、机械地观察世界的过时方法,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重新给地球文明“定位”、让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给地球文明“赋能”,进而冲破资本造就的“原罪”藩篱,跳出无限追求物质利益的“恶圈”,用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来“解码”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才能仅作为一个“器”为人所用,而非任其无序发展,进而“反噬人类”。技术再发展也只能是技术的发展,应该给“人工智能”筑墙建坝,浇筑一个足够厚的人文“隔离层”,才能让“思考的机器”只能停留在“器”的层面,而一旦涉及到“道”的层面,必须慎初为先、慎微为要。在这一点上,科学家们已然给出了发人深省的“警告”,人文方面的“铁栏杆”也必须要及时铸就!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道”之规律主导下,人类也到了需要深刻反思自身行为的时刻了。孟子言:“人皆可以为尧舜”,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强可见一斑,同时也给人类思想境界的无限发展,锚定了一个确定的目标、提供了一个确定的答案。王守仁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地球之外,宇宙无限;人心之内,宇宙亦无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之道自有其运行规律,人类只有始终秉持一种抱残守缺、冲淡平和的对待天地自然万物的态度,切实拥抱“天地万物本为一体”的中华文化早已摸索出来的凿凿之论,才能摆脱科技发展带来的自我束缚。人工智能只能是辅助人类更好生活的“技术工具箱”里的一个。只有把中华文化里“推己及人”“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等等作为一把把“金钥匙”,打开“人工智能”可能布设的重重迷局才会有希望。

  世界大不同,世界又是如此相依相同。共情,可以让古今中外、各色人等“瞬时全宇宙”;重生,则让中华文化“瞬时全世界”。因为要正面迎击“人工智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所以中华文化的重新勃发并惠及全球,正逢其时!具有最高智慧的中国式解决方案,也必将为民族复兴大业、为“中国梦圆”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