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览新闻
2024-02-01 11:09:49
从生产1毫米的金属磨料到150吨重的船舶用高端合金钢铸件,大亚公司——
为中国造船业贡献淄博力量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王奇
2024年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满载八方游客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启商业首航。这是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里程碑事件。
将镜头聚焦,能够发现这艘大船中竟然藏着“淄博元素”——高精度船艏上、船艏下和船艏盾的研制均来自山东大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亚公司)。
挑战即突破
“从提出想法到变为图纸,每一步都是第一步,从重量到精度需要控制在±1%以内,这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大亚公司副总经理蒋振峰说。大亚公司自成立以来,这是企业接到的重量控制精度要求最高的一单。
为了高标准满足国产豪华大邮轮的建造要求,大亚公司成立专班,采用先进的模拟仿真和机器人高精度修磨技术,通过精益管理和工艺改进,最终尺寸、形状实现了GB/T6414-DCTG8-GCTG5的高标准要求,重量精度控制在±0.3%—0.8%以内,得到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高度赞赏。
近年来,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和节能环保标准的提高,船舶建造朝着越来越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最大的集装箱船已经达到24000TEU,最大散货船排水量也已经达到了60万载重吨。
不少造船企业向大亚公司提出了高精度、超大型船舶配件的需求。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反馈。于是工艺技能提升项目被提上日程。
“曾有不少企业认为,我们做不了100吨以上的铸件。此前也只是做到80吨,为此我们决定再闯一次。”蒋振峰说。
最大吨位从80吨增至150吨,每增加一吨重量,都是对工艺技术标准和企业制造实力的巨大挑战。
极限即成长
说干就干。大亚公司去年上马年产 10000吨合金钢铸件工艺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提升项目,依托企业在大型船用铸件的钢水生产和成形等工艺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济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重点攻克了造型浇铸工艺、热处理技术、表面自动化打磨等关键技术领域的难题。通过优化升级当前大型船用铸件生产的诸多工艺,成功替代了国外同类产品,实现了超大型船用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和技术自主化,助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1月19日,记者来到大亚公司年产 10000吨合金钢铸件工艺技术改造和环保治理提升项目现场。工程机械穿梭于施工现场,各种设备安装繁忙有序。蒋振峰指着偌大的项目现场说:“我们的项目总投资2亿元,产品为大型、超大型船用轴系、舵系关键部件及其他高端合金钢铸件。通过技改,我们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0吨,一部分项目已建设完毕,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
庞然大物的研发制造,需要每个步骤都精细。
为此,整个项目在铸件生产中采用了前沿的无氮呋喃树脂砂造型工艺,结合电弧炉和LF精炼炉炼钢技术,并通过氩气净化钢水,确保了铸件的质量。此外,项目还采用了节能型燃气热处理技术和自动表面打磨机器人,以确保铸件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光洁度。
“铸造是个技术活,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把每一道工序都做到极致、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精品的标准来设计。”蒋振峰说。
为确保产品的高质量,项目还配备了德国康成直读式光谱仪、磁粉探伤及超声波探伤、微机屏显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金相显微镜等一系列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项目还配置了大型立车、移动式端面铣床、自动化打磨机器人等加工设备,以确保铸钢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蒋振峰感慨:“再难铸造的装备,也不能放过哪怕1毫米的细节。”
据了解,项目完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新增利税1亿元。其中,大型船用铸件可替代同类产品进口,满足国内船舶企业对超大型船用铸件的需求,并实现产品出口,全面提升我国船舶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助力船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与“龙头”牵手共赢未来
大亚公司是做抛丸等金属磨料起家的,27年来深耕金属表面处理,目前在该领域的技术和产量等都已经全球领先,是工信部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大亚公司以这一产业为基石,进一步在船舶制造业和机械装备领域大放异彩,目前已经形成了全面而完善的产业链,并以此奠定其在行业中的地位,成为行业翘楚。
从生产1毫米的金属磨料到150吨重的船舶用高端合金钢铸件,大亚公司用了27年的时间攻克了一个个复杂技术工艺难题,分别摘下最小和最大两个行业的桂冠,成为中国船舶、中远海运、招商局集团、中海油、中国中车、中集、宝武集团、中国一汽等数百个“国字号”龙头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我们一直走在市场前沿,能够及时地捕捉到用户的需求,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把用户的需求当成我们下一步研发的重点方向。通过不断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提高研发能力。”蒋振峰表示,未来,大亚公司将立足船舶制造和表面处理领域,研发甲板抛丸机器人、爬壁喷砂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系列产品,围绕客户需求开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全力实施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战略,以质量和品牌赢得市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