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4-09 16:12:30
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淄博柳泉中学紧跟时代步伐,在劳动教育课堂上深耕细耘,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学期初,学校升级重塑了劳动教育教研组,吸纳各学科优秀教师,巧妙融合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打造出趣味盎然、富有深度的劳动课堂。学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劳动教育课堂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一致赞誉。
师资赋能,筑牢劳动教育根基
为给劳动教育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淄博柳泉中学对劳动教育教研组进行了重新升级,打破学科界限,广纳各科精英教师。每周固定的劳动教育集体备课,老师们围坐一起,以课标为准绳,深入剖析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结合学校实际资源条件,精心打磨每一堂劳动课。从课程目标的精准定位,到教学流程的细致规划,再到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设应对,无一不经过反复研讨。
6E驱动,点亮劳动课堂之光
在学校大力推进6E课堂的今天,劳动课也积极跟进,在原有劳动课的基础上,深度融入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信息化赋能等元素,以真实且富有吸引力的任务为驱动,引领学生沉浸式探索劳动知识与技能。
在“齐鲁风韵雅居”项目里,学生们接到的任务是设计学校和小区的园林景观。这可不只是简单的手工捏塑,孩子们得先实地观察校园与小区的环境布局、植被种类,了解居民与师生的活动需求,像小设计师一样绘制草图,规划功能分区,如:休闲步道如何蜿蜒,假山池沼如何搭配,绿植花卉怎样搭配才能四季有景。过程中,他们自主查阅资料、请教园林专家,学习园林建筑风格演变、植物生长习性,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将一方小小的黏土塑造成饱含创意与人文关怀的微观园林,成就感满满。
在清洗水果与探究水果贮藏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大放异彩。小组分工明确又协同紧密。有的同学负责收集不同水果的清洗要点,从易残留农药的苹果、葡萄,到表皮娇嫩的草莓,对比清水、盐水、小苏打水等不同洗剂效果;有的专注研究保鲜盒、保鲜袋区别,通过实验测试透气性、保湿性对水果保鲜期的影响,记录数据、分析结论。大家相互交流、共享成果,不仅高效掌握知识技能,更在合作中学会倾听、沟通与包容,团队意识悄然生长。
在榫卯结构课上,信息化赋能,拓宽了学习边界。学校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劳动教育插翅添翼。课堂上,老师们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精妙榫卯建筑、现代化果园智能管理、前沿3D打印创意家居等视频资料,拓宽视野,激发向往。在学习榫卯结构制作时,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学生仿佛穿越时空,近距离观察古代工匠精细操作,拆解复杂榫卯节点,理解物理原理。
硕果累累,劳动教育深入人心
这些精心设计的劳动课堂,如春雨般润泽着学生成长之路,在校园内外收获了累累硕果,赢得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课堂上,学生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与探索的光芒,他们从最初的羞涩、懵懂,逐渐成长为自信、独立的劳动小能手。曾经面对困难容易退缩的孩子,在小组合作完成复杂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坚持与协作;习惯依赖电子产品的
“宅娃”,如今热衷于动手创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家长们更是惊喜地发现,孩子回家后主动承担家务,洗衣、扫地、整理房间样样在行;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会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体谅父母的辛苦。家校共育的合力在劳动教育的催化下愈发强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扬起了坚实的风帆。
学生的梦想之花初绽,学校将继续砥砺奋进,让劳动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学生的成长旅程,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爱劳动的时代新人,向着教育的星辰大海奋勇前行。
(通讯员 胡明熙)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