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柳泉中学
2025-04-22 10:03:01
4月16、17日,淄博柳泉中学“行走的课堂”之“科学教育”主题实践项目在孝妇河湿地公园正式拉开帷幕。作为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创新举措,我校以“自然为基·科创赋能”为核心,构建起“心肺复苏+科学实验+车模竞技+魔方协作+船帆探索+火箭发射+车轮探秘”七维实践体系,为“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
生命教育筑根基
湿地旱喷广场,芦苇轻摇,水波潋滟,本应是静观飞鸟起落的诗意之地,此刻却上演着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课堂"。急救医师跪在模拟人旁,身旁围成半弧的十多名学生屏息凝神——专业医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实操,通过模拟急救场景强化生命安全意识。随着医师“100-120次/分”的口令,少年们的手肘绷直如钟摆,汗水沿着鼻梁滴在蓝白相间的校服上,却在“按压深度5-6cm”的提示下不敢有丝毫懈怠。老师们表示:“我们不仅要培养解题能手,更要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科创实践展锋芒
湿地玉兰广场,高悬着“创意是未来的引擎——科技实验室”的大红条幅。在这里,水火箭冲天而飞,魔方拼出默契版图,微型航模乘风破浪,干冰实验烟雾缭绕,车轮疾驰探先机。无人机航拍画面里,这些科技岛屿连成的智慧星座,将在孩子们未来的天空中闪烁创造之光。
团队协作显智慧
航海车模竞技区,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模型组装、赛道挑战全流程;魔方社团用不同颜色的魔方拼出“柳泉校徽”主题图案,展现了较强的空间思维与协作能力;“火箭冲天逐星河”团队更是团队协作的典范——为冲天一飞“打气”“加油”。少年们用代码编织梦想、以齿轮丈量星空、让思维绽放成校徽的模样——他们证明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团队力量能让每个创意都冲破引力,在浩瀚学海中写下青春的诗行。
活动设计者赵老师介绍:“我们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在10公里的湿地生态长廊中设置14个实践点位,通过竞赛机制激发创新潜能。数据显示,同学们在户外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效率显著提升,跨学科知识调用能力明显增强。”
孝妇河湿地公园管理中心教育负责人表示:“柳泉中学的实践项目开创了‘湿地+教育’新模式,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又通过垃圾分类、生态观察等任务培养环保理念,与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运营理念高度契合。”
夕阳西下,经过近10个小时的沉浸式实践,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让“五育融合”在春日湿地里生根发芽。
(来源:淄博柳泉中学)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