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过度争强好胜不可取

来源:鲁中网

2024-05-16 09:20:00


  鲁中网淄博5月15日讯(记者 荆睿 孙文泽 通讯员 杜婷婷 孙秀珍)潇潇曾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中生,每次会考成绩在级部都名列前茅,但她总会跟排在自己前面的同学比,对自己的成绩不很满意。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她以比第十名低2分的成绩考了地区第十一名,按说这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她却很失落,哭着对妈妈说:“就差2分,我怎么就没考进前十呢?”并因此逐渐变得情绪低落,经常自责,睡眠时间和质量也有所下降,有时独自一人发呆,说从老师看她的眼神中明显感觉对她的成绩不满,觉得同学也在议论她、嘲笑她、说她的坏话,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听到耳边若隐若现的说话声干扰她听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并且不愿意再去上学。

  家长对女儿的变化感到很吃惊,不知道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引起的性格改变还是精神受刺激,故带女儿到心理门诊咨询。综合病史及相应的精神检查和心理测评,医生明确潇潇患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此病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病前个性特征等。医生和潇潇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她从小就要强,学习成绩一直排班级前一、二名,家长也经常把此作为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资本,所以她压力很大,唯恐考不好让家长失望。再加上最近因学习问题与同学发生口角,老师批评了她,她一时接受不了。本想期中考试用一个好成绩证明自己,又未能如愿。医生与潇潇分析了她目前的情况,建议她在继续学业的前提下接受药物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潇潇欣然同意了。

  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像潇潇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而出现精神疾病的中学生中,很多是要强、好拔尖、智商相对高的孩子,学习节奏加快使他们所受的压力更大,如果找不到可以舒缓的方式,精神疾病就很容易找上门。学习压力大、成绩不如意、老师批评、同学疏远,都成为击溃这些孩子心理防线的因素。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要积极面对,接受现实,不要觉得得了精神疾病没面子而掖着藏着,最终贻误治疗;也不要寄希望于封建迷信,求助神婆、神汉;更不要抱侥幸心理,幻想着也许是误诊,或期待此病不治而愈。要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到正规专科医院接受咨询帮助,根据病情轻重、类型、社会功能受损程度选择休学治疗,或边上学边治疗。如果选择边上学边治疗,且记不能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安排作息,选择镇静作用轻、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现在很多学校不仅抓教学质量,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聘请心理专家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给学生减压,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