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5-02-13 17:27:30
失眠,如同一场漫长的黑夜煎熬,不仅影响精神状态,拉低学习工作效率,长期还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面对失眠,许多人选择中成药,但市场上中成药种类繁多、功效各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依据不同失眠证型,挑选适合自己的中成药。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瑰宝,以天然、安全、有效备受患者青睐。治疗失眠时,它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平衡阴阳、协调脏腑、调补气血、扶正祛邪,改善睡眠。
失眠在中医称“不寐”,病因复杂,外邪、饮食、情志、劳逸、病后、更年期等都可能诱发。中医认为,失眠分虚实、有无邪气,治疗以祛邪扶正、调阴阳安心神为原则,虚补实泻,虚实夹杂则兼顾。
一、中医将失眠分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类型,不同类型症状和治疗原则不同。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所以选中成药时,患者应先明确失眠类型,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肝郁化火型:清肝降火、宁心安神。症状为少眠多梦、甚至彻夜难眠,性情急躁易怒,头晕目眩、目赤口苦、胁肋胀痛,多因情绪不畅、肝郁化火扰神。对应中成药有:
龙胆泻肝丸:用于肝经实火、肝胆湿热导致的入睡困难,药性苦寒,不宜久服。
加味逍遥丸:适合肝郁血虚、肝脾不和者,可疏肝清热、健脾养血,改善情绪性失眠。
2、痰热内扰型:清热化痰、和中安神。表现为心烦难眠,痰多胸闷、泛恶嗳气、头重目眩,因饮食无节制、痰热扰神所致。推荐中成药:
礞石滚痰丸:药力强,治实热老痰导致的入睡困难,尤其适合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者。
复方鲜竹沥液:适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者,对有咳嗽症状的痰热内扰失眠者有效。
3、胃气不和型:消食导滞、和胃安神。睡卧不安,上腹部不适、食少嗳气、腹胀肠鸣、大便不爽或便秘,因饮食不节、食积胃脘、浊气扰心所致。对应中成药:
保和丸:用于暴饮暴食、食积导致的睡卧不安。
越鞠丸:解气、血、痰、火、食、湿六郁,因六郁导致睡眠差者可用。
4、心脾两虚型:心脾同补、养血宁神。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慌、健忘、乏力、头晕、食少腹胀、面白无光泽,多因长期思虑过度、心脾受损。对应中成药:
归脾丸:经典名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导致的入睡困难。
养血安神片:适用于阴虚血少失眠,尤其适合心脾两虚兼阴虚者,能养血宁神、滋阴清热。
5、心肾不交型:调和心肾、引火归元。心烦难眠,心慌不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因心阳盛、肾阴虚,心肾不交。可选用:
交泰丸:用于心火偏亢、心肾不交的入睡困难。
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肾不足、阴虚血少失眠,对阴虚内热者效果更佳。
6、心胆气虚型:益气镇惊、安神定志。虚烦不眠,触事易惊、胆怯心慌、气短易汗、倦怠乏力,因素体虚弱、久病体弱、情绪焦虑恐惧,致心胆虚怯,神魂不安。常用:
安神定志丸:镇惊安神,对心胆气虚、心肝血虚失眠者效果好。
因为失眠的原因很复杂,若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需及时就医。选用上述中成药,务必在专业医生辨证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二、除选用合适的中成药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减轻失眠的困扰:
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调整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2、营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用舒适床垫、枕头。
3、放松身心:睡前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减轻压力、焦虑,改善睡眠。
4、注意饮食:睡前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适当食用牛奶、蜂蜜等助眠食物。
失眠并不可怕,只要科学选药、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多数人都能摆脱失眠困扰。
(来源: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