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7-15 09:54:00
夏天到了,水果大量上市,正是人们大饱口福之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水果能大幅度提高血糖水平,那此类患者应如何选择水果呢?其实,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并非完全禁止,关键在于“选对种类、控制量、选对时间”,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具体可参考以下原则:
1. 优先选低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
GI值反映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建议选择GI≤55的低GI水果,避免高GI水果(GI>70)。
- 推荐:苹果、梨(带皮)、草莓、蓝莓、樱桃、柚子、桃子、李子、橙子等(GI多在30-55)。
- 谨慎/少量:西瓜(GI72,但含糖量低,每次不超过100克)、菠萝(GI66)、芒果(GI55-60)等,需严格控制量。
- 不建议:荔枝、桂圆、红枣、葡萄干、菠萝蜜、榴莲等(高GI且高糖,易快速升血糖)。
2. 控制每日食用量
每日水果总量建议200-300克(约1拳大小),相当于: 1个中等苹果(约200克)、1串草莓(约200克)、1瓣柚子(约200克)。避免一次吃太多(比如1次吃1斤葡萄),否则会导致血糖骤升。
3. 选对食用时间
- 最佳时间: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下午3-4点),或运动后1小时左右,避免餐前、餐后立即吃(以免叠加升高血糖)。
- 不建议:睡前吃水果(夜间代谢慢,易导致空腹血糖偏高)。
4. 注意食用方式
- 直接吃完整水果:不建议榨汁(榨汁会破坏膳食纤维,糖分更集中,GI值升高,且饱腹感差,易过量)。
- 避免加工水果:如蜜饯、果干(添加大量糖)、水果罐头(含糖 syrup)等,含糖量极高,绝对禁止。
5. 结合血糖监测调整
每个人对水果的耐受度不同,吃后2小时测血糖:
- 若血糖≤7.8mmol/L,说明当前水果种类和量合适;
- 若超过10mmol/L,需减少量或换更低GI的水果。
6. 特殊情况需调整
- 血糖控制不佳(空腹>7.0mmol/L,餐后>10.0mmol/L):暂时少吃或不吃水果,用黄瓜、番茄(含糖量<5%)替代。
- 合并肥胖、高血脂:优先选低糖、低热量水果(如草莓、柚子),减少高糖高脂水果(如榴莲、牛油果,牛油果虽低糖但高脂肪,需限量)。
总之,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核心是“适量、低GI、定时”,并结合自身血糖反应灵活调整,同时保持整体饮食均衡(控制主食、少油少盐)和规律运动,更利于血糖稳定。(通讯员 张宁)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