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市第一医院
2025-10-27 11:15:32
金秋送爽,群贤毕至。2025年10月24日-26日,“首届东部老年常见病防治学术会议”在山东淄博齐盛国际酒店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淄博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王阳主持,学术会议以“聚焦老年医学前沿,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国内老年医学领域的权威泰斗与中坚力量,旨在打造一个引领学科发展、推动临床实践创新的高端学术平台,堪称一场引领未来的学术盛宴。
权威云集,共启盛会新篇章
大会开幕式星光熠熠,彰显了国家级学术中心的高度与引领作用。开幕式由我国老年医学领域的多位领军人物联袂致辞,包括:北京医院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建业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医院奚桓书记;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北京医院于普林教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党委书记张蔷教授;北京老年医院原院长、中国老年医学会副会长陈峥教授等。十余位老年医学界权威专家共同出席,他们的集体亮相,不仅体现了学界对本次会议的高度重视,更标志着我国老年医学界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高瞻远瞩,指引学科建设方向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王建业教授以《加速老年医学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健康老龄化》为题,发表了纲领性演讲。他系统阐述了在新时期人口结构挑战下,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的紧迫性与实施路径,为未来学科发展锚定了战略方向,引发了与会代表的深度共鸣与热烈讨论。
聚焦共病,构建整合防治体系
针对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的复杂临床特点,大会设立了系列前沿专题。于普林教授对《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深度解读,为老年衰弱与失能的一线防控提供了标准化、多学科协作的“中国方案”。张蔷教授则从循证医学角度,揭示了《睡眠模式与多病共存轨迹的关联分析》,为通过干预睡眠健康来改善老年共病进程提供了全新的科研与临床视角。随后,张存泰教授的“老年人血管综合管理”、陈峥教授的“老年综合评估新进展”等报告,层层递进,共同构建了一个从风险评估到综合干预的完整老年共病管理学术体系。
紧扣临床,纵览前沿诊疗进展
会议的学术内涵兼具广度与深度,紧密贴合临床实践。从熊玮教授剖析的《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挑战与对策》,到陈琼教授强调的《老年患者抗生素合理应用》;从吴小和教授规范的《老年急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实践流程》,到毛拥军教授优化的《老年血脂管理策略》,内容覆盖了老年医学专业诊疗的关键环节。此外,王晓明教授对心力衰竭从机制到药物的精辟讲解,以及乔成栋教授对泛血管疾病研究现状的展望,则代表了老年心血管病学领域的最新探索,展现了老年医学向精准化、系统化迈进的强劲势头。
赋能科研,助力学科持续发展
为全面提升老年医学的科研创新能力,大会特设学术赋能环节。周白瑜教授带来的《从投稿到见刊:论文高效发表全攻略》,从期刊编辑的视角为临床工作者指点迷津,极大地提升了与会者在高水平学术平台发声的能力,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聚焦营养,夯实支撑基石,构筑全程管理新支柱
本次大会特设“老年患者规范化营养管理”分论坛,将营养提升至疾病防治的核心战略高度。论坛围绕 “肌少症门诊管理规范”、“口服营养补充剂依从性临床管理实践”及“老年肌少症营养管理”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这不仅系统阐述了营养干预在延缓老年衰弱、维护机体功能中的核心作用,更从临床路径、患者管理到长期随访,构建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全程营养支持体系,为“强基工程”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实质性内涵,彰显了营养支持作为老年健康基石的重要地位。
本次盛会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北京利霖健康教育促进中心、淄博市药师协会联合主办,淄博市第一医院承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协办,并得到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的强力学术支持。本届会议的核心共识,在于全力推进老年医学科“强基工程”。该工程旨在系统性地筑牢学科根基,通过标准化人才培养、普及老年综合评估、构建多学科团队,彻底改变传统碎片化诊疗模式。会上,王建业教授的主旨报告与于普林、陈峥等专家的专题发言,共同勾勒出一个新型老年诊疗体系的清晰蓝图:即以“强基工程”为引擎,推动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构建覆盖急性期治疗、功能维护与长期照护的连续性整合式服务,为实现高质量健康老龄化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淄博市第一医院)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