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淄博环卫“五年答卷”藏着这些民生温度

来源:博览新闻

2025-10-27 10:10:04


  清晨5点的清扫到深夜11点的坚守

  淄博环卫“五年答卷”藏着这些民生温度

  “早上出门遛弯,路上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了。”10月的淄博,秋意渐浓,家住张店区世纪路附近的王大爷,每天清晨都会沿着路边散步,说起这几年的路面变化,他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份“走在路上心里亮堂” 的踏实感,正是淄博环卫“十四五”期间用“绣花功夫”织就的民生答卷。

  “以前扫马路,靠的是大扫帚‘一把抓’,现在不仅有洗扫车,连地面尘土量都有了‘硬标准’。”从事环卫工作10年的李师傅,对作业要求的变化感触最深。他负责的柳泉路路段,如今有了“超纲”任务——地面尘土量不超过3克/平方米,这比省里的标准还严了2克。

  “别小看这2克,得靠洗扫车反复作业,再加上人工蹲点清死角,才能达标。”李师傅说,就连以前容易积灰的外环路,现在也纳入了深度保洁,尘土量控制在10克/平方米以内。去年冬天几场强降雪,他和同事们靠着新增的除雪设备,连夜作业,第二天一早快速路就恢复了畅通,“看着车辆平稳通行,再累也值了。”

  数据来说话:“十四五”期间,淄博城区主次干道“山东省深度保洁示范路”覆盖率达到94.12%,1600余辆专业环卫车穿梭在街头,主次干道机械化作业率实现100%,干净的路面成了城市最直观的“名片”。

  “去年淄博烧烤火的时候,我在‘八大局’附近执勤,一天要清理十几桶垃圾,保洁时间也延长到了半夜11点。” 环卫工张大姐回忆起那段忙碌的日子,语气里满是自豪。当时,为了应对激增的游客,全市环卫部门紧急调配力量:160余辆洗扫车、150余辆洒水车连轴转,414名保洁员增援重点区域,就连移动公厕都新增了94间。

  “有游客找不到厕所,看到我们的移动公厕,直说‘淄博太贴心了’。” 张大姐说,那段时间虽然累,但听到游客的夸奖,心里特别暖。正是这样的暖心服务,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品尝美味烧烤的同时,也记住了淄博的干净与便捷。

  每天清晨5点半,张店区西五路“环卫之家”早餐点就热闹起来。刚完成早班清扫的王师傅,端着热气腾腾的粥和包子,坐在休息点里慢慢吃。“现在不仅有免费早餐,累了还能来休息点喝口水、歇会儿。”王师傅说,这五年,环卫工的“待遇”越来越好了。

  “十四五”期间,淄博在全省率先建立环卫工人工资专户,确保工资按时发放;每年投入300余万元开展慰问活动,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还组织健康查体和疗休养;80余处早餐点累计投入2400余万元,831个休息点遍布城区……这些细节,让环卫工人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扔个纸箱,还能赚积分换日用品,现在我们小区没人乱倒垃圾了。” 家住张店区积家玺苑社区的刘阿姨,现在每天都会提着分类好的垃圾,去楼下的智能回收箱投放。

  据了解,我市逐步实施“撤桶并点”,优化和改造投放设施设置,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房(亭)8956个,铺设可回收物有偿智能回收箱1450台。强化末端资源化利用,建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5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2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3处、有害垃圾暂存点10处。目前,可回收物回收量约103吨/天、厨余垃圾处理量约174吨/天、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约1吨/年。

  “以前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又脏又臭,现在有了专门的处理设施,小区环境都变好了。” 刘阿姨说,垃圾分类不是麻烦事,而是让生活更舒心的好事。

  从清晨街头的第一缕清扫痕迹,到深夜烧烤摊旁的保洁灯光;从3克尘土的“较真”,到早餐点的热气腾腾,淄博环卫用一个个“小切口”,做好了城市管理的“大文章”。“十四五”的答卷已经交出,未来,这份干净、暖心的城市体验,还将继续陪伴着每一位淄博人。(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许珊珊)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