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东营
2025-04-18 11:18:35
近年来,东营市持续优化外贸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对外贸易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670.5亿元,同比增长6.7%,经济外向度达到62%,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省首位。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东营市以精准服务破解企业难题、以创新产品激活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加大支持力度:解资金之渴,稳企业信心
面对国际市场的波动与挑战,东营外贸企业亟需金融活水纾困解难。工商银行东营分行以“一企一策”精准施策,为一家承接15国订单的橡胶传送带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汇兑+避险”综合方案,通过分析海关数据、优化信贷流程,化解原材料涨价与汇率波动双重压力。2024年以来,工商银行东营分行“跨境贷”产品已为25户中小企业提供超7200万元资金支持。
同样受益的还有一家小微出口企业,因预付款比例下降导致现金流紧张。农业银行东营分行创新“信保保单质押+商业转贷款”模式,无需抵押即发放贷款,助力企业成功承接100万美元订单,出口额同比增长。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东营市加强与推荐清单企业融资对接,深入了解企业情况,有效发挥订单流、物流、资金流等数据要素作用,科学评估企业信用状况,优化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增加信用贷款投放;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对于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但因外部冲击经营暂时困难的外贸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确保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完善服务体系:破跨境之难,提服务效能
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是外贸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支撑。山东KRYQ是一家专注石油装备专用设备制造和销售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国有企业。企业首次与海外买方合作时,因预付款保函开立时效性要求高、转开行授信不足陷入困境。招商银行东营分行依托总行金融科技与协同优势,一个月内完成10份合同项下的预付款保函开立,总金额1500万美元,为企业抢抓订单赢得先机。
建设银行东营分行则通过产品组合创新破解融资成本难题。针对某企业境外采购的高成本融资需求,建设银行东营分行通过“外币跨境融资产品+汇率衍生产品”模式,设计“换币项下跨境融资性风险参与”产品组合,有效解决了客户融资需求,降低了客户财务成本。
一直以来,东营市积极完善服务体系,支持产业链融资,围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上下游企业,丰富供应链金融工具箱,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优化进口开证、进口押汇等买方类产品办理时效,助力企业便捷高效获得进口环节资金支持;推动福费廷等卖方类产品量增面扩,助力出口企业提前回笼资金。强化风险管理,针对离岸贸易等高风险领域,提供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汇率避险服务,为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助力外贸企业防风险、拓市场、稳发展。
强化多方协同:聚政策合力,优发展生态
东营市外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推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东营金融监管分局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强化多方协同,发挥“四级垂管”优势,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擘画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东营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发改委,深化“千企万户大走访”,及时了解经营主体经营状况、融资需求,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打造“多层次、广覆盖、效率高”的融资对接路径。联合商务、财政、税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共享外贸政策动态和企业需求信息,整合部门资源,联合制定支持方案,实现政策的精准发力。
同时,联合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强银保协同,用好风险管理经验,为外贸企业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创新“出口信用保险+银行融资”服务模式,打通融资堵点,注入金融活水。
从车间的机器轰鸣到国际市场的订单纷至,东营外贸的蓬勃生机,印证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在政策协同、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的多维支撑下,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外贸沃土,为开放型经济注入不竭动力。(来源:爱东营)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