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教练石震的满环人生:从冠军走向冠军

来源:鲁中网

2024-09-14 17:36:30


  张梦雪是谁?2016年8月7日,里约热内卢的汉语世界都在问。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她以199.4环的佳绩摘得桂冠,为中国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夺得首金。说到这里,石震难掩欣慰和自豪,“那是我‘亲’徒弟”,他笑着说。

  没有人比石震更热爱射击、与射击的羁绊更深。14岁“摸枪”,26岁就拿下一个全国个人冠军和两个团体冠军,同时打破两项团体纪录。回望石震不到三十岁的青春岁月,是那样意气风发又金光璀璨。

  少年时,背负着沉甸甸的家族“第一个大学生”期望的石震,因为错过无线电测向项目报名截止时间,在班主任的安慰下就这样与射击不期而遇,随后开始长达大半年的秘密训练。十七八岁时,石震顺从父母的意愿即将进入公务员系统,桌上的铁路局新员工决心书墨迹未干,济南军区不肯放弃这个射击好苗子,又将石震邀请回了校队,随后又进入省队,即将代表军区参加全军第五届运动会。彼时的石震也未曾想过,这两次转向将让他在射击的路上行稳致远。1994年,石震26岁,济南军区承办全军锦标赛,再次向石震抛出橄榄枝,石震的笑声爽朗极了,“怎么不敢?为什么不接?”九月份,他拿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届全军射击锦标赛的男子气手枪个人冠军,男子慢射手枪个人第三,并作为主力与队友合作,包揽男子气手枪团体和男子小口径慢射手枪团体两个冠军,同时打破两项团体记录。因为这一出色优异的成绩,济南军区政治部特为他记二等功一次。他说他从未放下枪,从未离开这个热爱的专业。他的目光深邃、宁静又柔和,仿佛在几个年轻人一声声追问中也看到了那个在射击场上神采飞扬、头角峥嵘的气枪少年。

  也没有人比石震更懂射击的伤痛和遗憾。26岁的石震再入济南军区的时候,实际上还被邀请担任女子手枪的教练,因此可以说,石震是在兼顾“教”和“赛”中摘下三金一铜的。2019年,他已经进入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从兼顾带练到领队奥运,从普通教练到国家级教练,他只用了18年。

  2016年张梦雪“黑马夺冠”,第二年石震正式升为国家级教练,他亲切地唤着“梦雪”,回忆那位世界冠军2007年刚刚来到省队由他一手栽培的模样。他像多数中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即便他刚56岁。他的那双手更多端的是枪,那双明目更多瞄的是靶。终于,石震找出手机相册中张梦雪夺冠后国家特制的金“手枪”,照片里他和张梦雪共同举着,共同笑着,那是属于两位冠军的。他不甚熟练地滑动相册,找出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视频、东京奥运会中国射击代表团高声齐喝的视频,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向我们展示他的热爱和喜悦,那一刻,在场的人都被石震眼中纯粹炽热的热爱深深打动着。

  说起教练日常,石震显得有些“无从说起”,“练的太多了”,他明显思索着,“静力耐力、核心力量、基础力量之上的专项力量”。“700ml的瓶装啤酒你们能单手平举多久?”石震微笑着问我们,“那俩孩子举了53分钟,最后是让我摁下去的,收了收了,该交枪吃饭了”,他回忆着冬训的学员,说着幽默风趣的话,嘴唇却不自觉抿起,流露一丝心疼,“最后拼的绝对不是力量,拼的是意念”,他直言,对于运动员而言,个人的自律大于天赋。孩子们所经历的病痛与执着,石震其实早已走过。与大多运动员和教练强调的身体伤病痛楚不同,石震明显对射击项目尤其强调的秋毫间的精确性,导致的心态考验、运气因素深深叹息着。“十环有多大?2毫米,就一个白点儿”,说着,石震忍不住摇摇头,“奥运会上气步枪结果都加了小数点,为什么?因为打满的人太多了,决赛一发发地打,必须加小数点才能分出个一二三来,往往还差0.1,冠军和非冠军就这么0.1的差别”,他科普着,更多是叹息着。他也心疼女运动员天生的相对力小,“女孩只能多练”,他陈述着本娇柔的女孩们所经受的更多的“苦中苦”。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除了日复一日地练,还有一枪赛一枪的稳,手稳,更要心稳,“射击首要的是把心稳住,最难练的就是练心。”还有大赛前一轮轮选拔的提心吊胆,石震没提自己也是这样一步步跋涉而来,只是心疼他带过的每个射击选手,心疼他们有限的运动员生涯中每次待选的煎熬和落选的崩溃。从省队到国家队,每个参选的运动员的比分都是用一颗颗子弹追着咬,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石震喟叹着这残酷,也守护着学员和秩序。石震说每一个运动员都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内分泌失调,他们需要专业的保障团队,而石震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对不同比赛级别、不同年龄和水平的运动员各有方法。他是领航员,更是知心人。

  提起家人,石震平静的情绪再次波动。2017年,石震即将出发天津全运会,石震的父亲却面临直肠癌晚期的大手术,“我没能看着他被推进手术室。”石震收敛起谈及射击的笑意,他是等射击比赛结束才赶往医院的,记忆中父亲三天没理他。石震提起孩子,他有太多孩子,最大的“孩子”已经四十多岁了,最小的孩子即将出征巴黎,才17岁,但就是为了带领队伍里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连大学报志愿都是电话中联络和商议的。他笑着打趣自己,“所以也学了做饭,甭管好吃难吃,总得回去表达一下”,可是那样绵长钻心的愧疚和遗憾,也只有这位金牌教练自己品尝。

  聊回射击,石震也再次露出运筹帷幄的笑容。其实他匆匆赶来接受采访之前,上午才刚刚清点好本届巴黎奥运会的器械硬件,这样的忙碌带来充沛的幸福感。“就像我两进军区拿下首金,我的队员也斩获首金。”石震霸气道。凭借青年时期的一腔热血和射击天赋的内生催动,“从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开始拉队伍,时隔近20年的全国女子手枪、气手枪的团体冠军,拿回来了。”是的,对于石震,从“好苗子”到“真冠军”,从“神枪手”到“亲教练”,因为这是必定的使命,所以稀松平常、无可还价。

  石震周身散发一种强大宁静的气场,好像经年风霜都化作他的气魄底蕴。石震的眼神变得邈远而深沉,“我怎么在这个地方待了30年了?还挺佩服自己的,佩服完了之后,傻不傻?”对于这个问题,也许石震已经用自己的满环人生书写了答卷。(文 / 景天泽 图 / 石震、王帅)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