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4-10-10 17:08:00
暑期,孩子们不仅享受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更在幼儿园的推荐下,沉浸于《生长的力量》《追随兴趣探究生长》以及《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这三本教育书籍。每一本书籍都如一位智者,引领我们深入探索幼儿教育的奥秘,让我们对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的生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近日,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心得与感悟。
《追随兴趣 探究生长》——教育的艺术在于引导与发现
郝娜娜老师以《我的家乡——博山》为例,运用思维导图生动展示了这一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将多领域知识巧妙融合,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热情,并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穆甜老师认为,活动的预设与生成不必完全一致,并将这一思考在班级中迁移应用,如通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手段,注重教师的有效指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恰当的支持与引导,从而实现教育内容的生动有趣与儿童自主发展的和谐统一。
翟盈老师结合自己带班的实践经验,回顾了那些深受孩子们喜爱,激发他们无限好奇与探索欲望的活动,反思这些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并进一步梳理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进行活动设计和活动反思与评估,以不断优化教育过程。
图片来源: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
《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打造教育环境的新视角
公维昊老师认为,这本书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布置环境时的种种问题与困惑;又如同一位智者,引领我们探索发现新的视角和方法。
朱沭洁老师通过生动的图片对比,直观展示了主题墙与主题海报的区别。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不仅让老师们对两者的差异一目了然,更激发了大家对于环境创设新方法的思考与讨论。图文并茂的分享,让教育智慧的火花在指尖跳跃,照亮了我们共同前行的道路。
赵玉娟老师指出,儿童海报是孩子们参与创作、表达自我和展现学习成果的创意空间。它鼓励孩子们动手制作,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实例展示,老师们理解了儿童海报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激发了大家对于创新教学方法的热情。
崔燕鸣老师回顾了《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中主题墙的演变历程,带领大家重温了主题墙在教育实践中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让在场的老师们深受启发,对未来教育环境的变革充满期待。
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执行园长李清春对老师们关于《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的深入解读与实践迁移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老师们不仅深刻理解了书中的理念,更将所学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为幼儿园教育环境的优化注入了新活力。
图片来源: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
《生长的力量》——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韩秋萍老师讲述了《生长的力量》中令她印象深刻的案例——“沙子的畅享”。她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孩子们在沙池中自由创造、探索世界的奇妙场景,强调了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分享不仅触动了在场老师的心弦,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灵感。
高倩倩老师剖析了书中游戏的核心词,并结合班级实际,分享了她在区域游戏中的迁移应用,巧妙地将游戏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为其他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发。
牛晓涵老师以图谱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幼儿游戏生成的全过程。从活动前的精心预设,到教师敏锐的观察引导,再到精准捕捉幼儿兴趣点,每一步都通过直观的图表跃然眼前,激发了老师们对游戏化教学的新视角。
周燕琪老师的分享聚焦提升幼儿已有经验,密切关注同伴间的学习与合作,通过案例展现了游戏如何成为幼儿成长的催化剂。
张文吉老师剖析游戏案例“丛林迷趣”,力证游戏应以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潜能。多样游戏,启迪智慧,共绘成长蓝图。
图片来源: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
活动最后,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执行副园长康晶晶强调了幼儿游戏前教师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活动前的精心预设以及对游戏场地的细致观察。她提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成长的最佳途径。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游戏的设计者,更是孩子探索旅程中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升华。未来,博山区实验幼儿园颜山园将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长力量的童年天地。
(大众新闻·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通讯员 陈艳)
责编:王雨萌
审核:孙华飞
责编:孙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