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张店区科苑街道:24小时内焕新供电 一场基层治理的速度与温度

来源:鲁中网

2025-07-02 10:01:30


  鲁中网记者 杨博文 通讯员 韦梦瑶

  在一个充满着忙碌的周四清晨,一场因配电箱线路老化导致的突然断电,让梅苑社区沁园18号楼的居民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当工作人员排查发现,其中3、4单元因属“非直供电”而面临电缆更换难、维修费用高等棘手问题时,科苑街道反应迅速,果断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场高效协同的民生抢修战就此铺开。

  “红色队伍”打通服务“最后一步”

  难题之下,“红色力量”成为破局关键。科苑街道充分发动居民自治力量,一支由网格员、红色楼长、红色单元长及热心居民组成的临时“红色队伍”迅速集结。这支20多人的队伍在夜色中展开逐户走访,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两个单元全体住户的意见征集、合同签订和费用收缴工作,签约率与缴费率达到罕见的双百圆满。

  “我们了解邻里情况,由我们来说明方案,大家自然更信任、也更理解配合。”红色楼长孙师傅道出了这支队伍的关键绝招。近年来深度构建的“红色楼长”制度发挥了巨大效能,它将党员骨干与热心居民凝聚在楼栋单元的最微小单元,搭建起“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单元”五级响应架构。正是这个体系,支撑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治理目标在危机时刻化为现实。

  多方力量让“硬骨头”工程迎刃而解

  面对专业性强、费用昂贵的电力改造工程,展现出张店区基层治理的强大协调能力:他们没有大包大揽,而是搭建多方协作桥梁,精准串联“政府协调、专业支撑、居民参与”三大要素。

  街道党工委即刻启动应急协商平台,一面对接供电公司调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施工保障和技术指导;一面依靠社区力量展开群众动员和流程推进。这种合力模式既保证了工程的规范安全,又赢得了居民对改造方案的高度认同。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街道将此突发事件处置与长期存在的“非直供电”顽疾根治联系起来,依托已有“居民议事会”机制一揽子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短板就此消除。

  “治理效能”照亮万家灯火

  当沁园18号楼两个单元的灯光重新亮起,居民们不仅告别了黑暗时刻,更惊喜地发现困扰多年的用电隐患一同被消除。居民薛女士由衷感叹:“这样的政府才是真正将我们居民的难题放在心头,这改造既解了燃眉之急,更是为我们长远着想。”这一场24小时供电恢复行动,闪耀着基层治理理念升级的光芒——变“管理”为“治理”,由“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服务”。

  这一“社区治理加速度”,是张店区近年来深化基层治理的一个生动截面。张店区以网格化为核心,通过捆绑网格内自管党员、楼长、单元长和志愿者,形成治理整体合力;同步推开“公益+市场”的社区运营创新,将城市社区惠民服务综合体纳入区级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成立社区发展基金,开展党建引领“睦邻集市”活动,盘活社区资源,激活造血功能,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服务,激活社区内生力量。

  从社区的及时响应到区域体系的协同支撑,我们看到一条清晰的治理路径:以党建引领汇聚人心,以多元共治激发潜能,以民生温度凝聚信任。24小时通电速度不仅是应急管理的成功案例,更深层地预示着“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治理共同体正在成为可触摸的现实样本,为时代答卷提供了鲜活的基层注解。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