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山东电力供应“备考”迎峰度夏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06-25 09:37:29


  “王路,快换一身干衣服上车。”6月20日一大早,在济南市槐荫区由里村南,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负责人房震,向刚从绝缘斗臂车斗内完成带电接引流线作业的班员喊话,随后带队赶往槐荫区西张家庄村进行下一处带电作业。

  高温天气居民用电需求增加,配网不停电作业是保障用户不间断供电的重要手段。房震告诉记者,夏季高温天气户外作业的体能消耗约是春秋季节的两到三倍。为了避开高温时段,尽管早上已经将出工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车斗内穿着七八斤重的绝缘防护服的作业人员还是会汗透衣衫。

  进入6月,山东连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用电负荷较快增长。国网山东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刘远龙介绍,预测今夏午峰和晚峰制冷负荷分别为4400万千瓦和3700万千瓦,较去年增长400万千瓦,预计将出现在七月底八月初左右,且强对流、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可能增大,对电网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全省1216个迎峰度夏配网工程已全部竣工

  6月19日,位于威海市文登区的召文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始送电运行,该工程是今年山东电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工程投运后将彻底结束文登城区220千伏网架单电源供电的历史。

  “我们园区每年用电量都在增长,今年前5个月用电量已达0.28亿千瓦时。以前,化工园区企业全部由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配出双电源,可靠性不高。新的变电站投运后,稳定的电压对我们提升产品质量有很大帮助。”山东宝尼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文璞告诉记者。

  截至6月20日,全省1216个迎峰度夏配网工程已全部竣工,投产配变742台,配变容量244.3兆伏安,新增配变容量能满足10.18万户居民正常用电和4.36万台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使用,保障配网可靠供电。

  今年,国网山东电力按照“中长期+现货+应急调度”机制,积极增购省外来电,加大高峰外电增购,创新电力转送路径,累计达成省间中长期合同1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

  近年来,山东电网输变配电设备规模稳居国网前列,以“五交三直一环网”为核心,接纳外电能力提升至3300万千瓦,为全省电力输送奠定可靠设备基础。去年“陇电入鲁”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山东电网将形成“五交四直”受电格局,继续保持国内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省级电网。

  增储保供,电源支撑稳固

  随着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山东“迎峰度夏”能源增储保供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夏日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列满载3400吨电煤的保供专列正驶离榆树井煤矿,开往盛鲁电厂。截至6月19日,山东能源集团营贸公司协同矿井,保供盛鲁电厂燃煤需求累计225万吨,确保“蒙电”通过昭沂特高压输电线向山东省内源源不断提供电力保障。迎峰度夏500万吨煤炭储备任务下达后,营贸公司全力打通“陕蒙煤入鲁”和国外进口等渠道,增加煤炭储备。

  作为济南电力负荷中心之一,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肩负着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保供的重要任务。该公司现有储煤18万吨,每日补充存量以保障厂内4台火电机组的正常发电能力,确保电煤库存可用天数不低于20天。

  6月20日,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的运行人员拿着红外检测仪,对重要辅机的电机和轴承进行检查。“现在室外温度是35摄氏度,设备运行起来可能达到50摄氏度左右,不给它降温就容易出故障。”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邱化海说。为应对连日来干旱少雨的情况,该公司与污水处理企业重新签订供水合同,提高循环水中的中水占比,确保发电用水充足供应。

  “两台燃机投产后,公司的能源保供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邱化海指向厂内正在建设的燃机热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燃机从收到指令到并网发电只需要半小时,调峰能力将得到大大增强。

  为全面提升全省电力供应水平,目前,省内的青岛燃机、丰源燃机等9台共209.5万千瓦机组已全部按期并网,信发集团9号机预计6月底前并网发电。

  “绿电”给力稳供增供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已成为我省迎峰度夏电力稳供增供的重要支撑。

  在肥城市南部山区,150兆瓦的风电装机正满负荷运行。“麦收季刚过,散落的麦壳、麦秸渣和今春残余的柳絮都容易对冷却器造成堵塞,高温时段如果散热不好,就会影响风机的运行。”华电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肥城分公司负责人说。

  6月初以来,利用每日无风或小风时段,肥城分公司分批次对75台风力发电机冷却器进行清理维护,19日完成了今年第五轮清理工作。截至6月20日,该公司累计完成风光发电量22.59亿千瓦时,节约标煤64.83万余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81.75万吨。

  在沂源县张家坡镇,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目前,这座150兆瓦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并网箱式变压器、电缆等都已安装完毕,6月底前并网投运后,将有效提升沂源县供电能力。

  “十四五”以来,山东风光装机年均增长超过25%,2023年新增的风光装机在全省新增总装机中占比近七成,新增风光发电量占全网新增用电量超六成,目前,光伏装机居全国第一,风电装机居全国第五,新型储能装机已达470万千瓦、居全国第二。截至目前,山东全社会装机容量2.15亿千瓦,位居省级电网首位。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童 通讯员 葛畅 宋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