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答记者问|山东明确:这5个病种将于年底前实现跨省直接结算

来源:大众新闻

2024-10-31 09:14:26


  今天(10月30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医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法制报记者:据了解,为了提高集采药品可及性,山东开展了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能否介绍一下当前的工作进展情况?

  李博:集采成效主要取决于群众能不能方便快捷地买到集采药品。前期,集采药品的配备主体主要为公立医疗机构,2023年6月以来,省医保局在全省全面开展了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推动集采成效向药店、卫生室等延伸,努力将质优价宜的集采药品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是购药可及性更强。持续扩大活动覆盖面,按照自愿原则,参加单位提交申请书、承诺书,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药店按承诺价格销售。各市医保部门在官方网站动态公布参加活动单位信息,便于群众查询。目前,全省2.84万家药店和村卫生室参加到活动中来,患者购买常用集采药品更加方便快捷。

  二是服务标准化更高。为了提升群众体验感,指导参加单位按照“五统一”标准销售集采药品,即:统一设置销售专柜,统一采用双标签公示药品价格(集采药品中选价格、销售价格),统一优先配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统一进行销售价格承诺,统一公布医保部门咨询投诉电话。

  三是药品选择性更多。组织临床专家遴选适宜在药店、村卫生室销售的集采药品,公开征求中选企业意向,由企业自主承诺按中选价格向参加活动的单位供应集采药品,目前活动覆盖集采药品达到236种,参加活动的药店配备不少于50种集采药品,村卫生室配备不少于30种集采药品。

  下一步,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扩围增效。积极动员更多单位参加活动,鼓励参加活动单位增加配备集采药品数量,为群众购买集采药品提供更多选择。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管理。加强对参加活动单位的监督管理,重点对执行“五统一”标准是否规范、集采药品配备数量是否达标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导整改。

  三是做好药品供需对接。强化集采药品供应监测,加强中选企业供应监管,对供应不到位、超中选价格供应的,及时督导中选企业整改。

  四是完善评价激励措施。鼓励各市探索采取激励措施,进一步做好与医保双通道和门诊统筹定点药店纳入、履约考核、信用评价、评先树优等工作结合文章,提升参加活动单位配备和销售集采药品的积极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信息化建设是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的重要支撑,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山东省医保信息化工作情况?

  李博:近年来,省医保局以布局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为契机,推进业务编码应用和数据归集治理应用,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为医保改革发展、医保基金监管、公共管理服务等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在赋能医保改革方面,全力支撑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业务,创新开展定点零售药店互联网问诊医保结算工作,群众在门诊统筹药店即可实现网上问诊、处方流转、医保结算,目前对接电子处方中心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全国第一。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模块上线应用,保障长期护理保险顺利开展,目前全省12个市已上线国家版模块,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在赋能医保基金监管方面,推动国家版智能监管子系统全面落地应用,实现事前提醒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事中审核和结算拨付全衔接。组织开展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助力打击“回流药”等欺诈骗保行为,目前山东药品追溯码采集量位居全国第四,覆盖机构数量全国第二。积极推进山东药品查询、价格比对、监测管理和便民购药等功能建设,群众通过手机可以查药品、比价格。

  在赋能医保服务方面,着力构建五级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基层站点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模式,以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医保业务。推进医保码和移动支付全流程应用,超90%的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可通过医保码实现预约、挂号、结算、取药等“一码通”,群众就医结算更加便捷。目前,山东医保码激活人数达到9484.7万人、激活率99.64%,支持医保码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达到7.28万家、覆盖率98.78%,均居全国前列。

  积极推进医保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医保大数据效能,开展数据专区建设,打造“数字智脑”。着力提高需求响应、平台优化敏捷性,累计处理各类业务需求4696项。

  有的朋友可能会担心,海量的数据资源会不会泄露、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等。网络和数据安全是医保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始终坚守的底线和红线。一方面,省医保局强化医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日常监管,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医保数据安全专项检查,筑牢技防“隔离带”。另一方面,强化运维服务单位及人员管理,着力构建人防“防火墙”。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当前,已经进入了2025年度的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请问,医保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服务群众参保?

  王德学:新一年度集中缴费期,省医保局持续优化参保服务,加强宣传动员,优化提升经办服务质效,有序推动参保扩面工作提质增效。截至9月底,全省参加基本医保9537.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开展“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医保干部进基层”“医保政策进万家”等各类宣传活动1.9万场,结合落实参保长效机制,强化宣传解读动员,给群众算好参保明白账。依托经办服务大厅、医保工作站(点)、定点医药机构等建立长期宣传点,常态化推进参保宣传工作。紧盯新生儿、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加强宣传引导,充分释放参保长效机制对大学生、新生儿的政策红利,让参保群众更有获得感。

  二是提升参保便利度。加强与税务部门协同配合,优化完善“网上办、掌上办”等服务模式,提供线上线下、便捷化的参保缴费服务,实现参保缴费一站式办结。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缴费并享受医保待遇,服务保障了1.35万名新生儿、统筹报销844.3万元。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通过“家庭共济”为近亲属代缴居民医保费,今年1-9月份,累计办理共济缴纳居民医保费6211.5万元。针对流动群体特点,充分利用省、市、县、乡、村五级医保服务网络,发挥好各类医保工作站(点)作用,积极推行村居、学校、家庭等集体采用批量缴费方式,持续提升办理参保缴费业务的便利性。

  三是强化数据库建设。突出数据赋能,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完善“一人一档”数据库,加大数据对比,建立未参保人员台账。指导各市抓住缴费窗口期,及时下发未参保人员数据,精准动员群众参保,避免群众错失政策享受红利。鼓励各市加快推进移动端精准参保扩面模块建设应用,确保各类参保和未参保群众底数清晰、信息完整,进一步提升参保扩面工作质效。

  新黄河记者:医保服务是医保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医保制度政策落地见效的关键一环。能否给介绍一下,今年医保部门在优化医保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左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三分政策、七分经办,医保服务在医保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省医保局以推进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优化办事体验,不断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拓展“更全面”的服务事项。今年国家医保局根据国务院部署要求,推出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职工退休“一件事”等12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目前,山东已完成11项,“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结算病种扩围”将于年底前全国同步上线实施。同时,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创新推出异地就医备案等事项“电话即办”、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申请网上办理等12项集成联办一件事,目前已全部完成。比如,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方面,绑定“家庭共济”关系达298.08万人,累计支付个人账户资金达17.03亿元。

  二是打造“更简便”的办事流程。将“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个理念融入到医保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实施医保服务流程再造,制定发布《山东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24版)》,实现申办材料整体精简60.9%、办理时限整体压缩76.8%、办事环节整体减少63.1%,27个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比如,实行职工在职转退休“免申即享”,职工办理退休资格认定后,医保部门主动抓取退休信息,医保信息平台自动核定医保视同缴费年限,实现职工退休医保待遇的无感办理。目前,全省职工医保在职转退休平均办理时间压缩到0.92个工作日。

  三是构建“更近便”的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向基层延伸,研究出台了基层医保服务事项清单,上线基层服务平台和电子地图,规范化建设省、市、县三级医保经办服务大厅192个,建成使用基层医保工作站(点)3.5万家,培育基层“医保明白人”3.8万名,实现了从省到村五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全覆盖。目前,基层医保工作站(点)能够提供医保参保缴费、门诊慢特病待遇申请、医保码激活等服务,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不少于14个服务事项,基本构筑起“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

  四是提供“更方便”的异地就医结算。异地就医结算方面,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县域可及。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范围,在原有5种跨省门诊慢特病病种基础上,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毒性肝炎、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5个病种,将于年底前上线。

  下一步,省医保局将强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工作理念,广泛听取参保群众、定点医药机构、广大医药企业的意见建议,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力量,持续提升医保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努力提供更加丰富、便捷、暖心的医保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大众新闻记者 杨烨莹)

责编: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