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2025-10-26 17:17:52
入秋以来,山东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田间湿涝严重,给秋播秋种带来严峻挑战。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利天气对冬小麦播种的影响,山东多地紧盯农时,迅速行动,围绕“抢播、保苗、促壮”的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播种实践,全力打好今年秋播秋种保卫战。
曹县:农技专家“把脉”,科学指导晚播应对
在菏泽曹县砖庙镇徐庄村的田间,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户开展“定制化”指导。针对土壤过湿、播期推迟的实际情况,农技推广研究员徐树军提出“适当晚播增加播量、晾田散墒适墒播种、科学施肥适当浅播”的技术路径。
徐树军还强调:“‘霜降’之后,每晚播一天,就要增加半斤到一斤的播量,同时要提高秸秆还田、整地和播种质量,打好小麦播种基础。”此外,曹县将技术指导任务分解到镇街、落实到地块,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工作的扎实高效推进。
鱼台:培训+实地指导,强化应变播种能力
10月17日,济宁鱼台县清河镇举办秋收秋种技术指导培训会,专业技术人员段晖结合全镇田间的实际情况,围绕“抗灾保收、科学种植”的核心展开讲解,针对阴雨导致的土壤饱和问题,系统解读排水散墒技巧、分类抢收策略及干燥保粮方式等要点。
针对晚播情况,段晖强调小麦种植需遵循“四补一促”原则,选用耐湿品种、提高整地质量、适当增加播量与磷钾肥,他还指出,若大蒜种植错过适播期,可在10月25日前通过免耕打孔种植、增加密度至30000株/亩等方式补救,播后可加盖地膜增强抗寒能力。培训结束后,段晖便立即深入田间,现场指导村民解决晾晒难题,并提醒大家紧盯天气变化,抢抓适播窗口。

德州:农资农机齐保障,夯实播种物质基础
同样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德州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主渠道和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提前储备各类农资16.14万吨,依托“仓储直供+网点分销”的供应模式,组建246支农资配送队,开展“送肥到田、送种到户”服务,精准保障农户秋种需求。在农机调度方面,全市整合94个为农服务主体资源,科学调配620余台各型玉米联合收割机、280余台翻耕拖拉机、450余台小麦精播机,并紧急调度42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泥泞田块作业,有效克服机械下地难题,为抢播争取宝贵时间。
郓城:“四轮驱动”齐发力,筑牢播种全链条
作为超级产粮大县,菏泽郓城县在秋种中坚持良种储备、农资供应、农机检修、科技赋能“四轮驱动”模式,全力筑牢秋种基础。该县储备麦种近2000万公斤,其中三成为“鲁研951”“山农28”“菏麦29”等耐晚播、抗逆性强的品种。“就算播期推迟,也能保证144万亩麦田种得下、长得好。”郓城县种子公司经理陈宏春说。
目前,郓城的8个为农服务中心依托195个村级服务站,实现农资“点对点”配送,日均配送农资超500吨。在农机保障方面,全县组建8支流动服务队,已巡检农机具4200台次,确保农机“健康上岗”。科技支撑方面,依托菏泽水文信息处理平台,郓城县土壤肥料工作站20个田间监测点实时回传墒情数据,结合气象信息,能够精准研判适播的“窗口期”,指导农户科学播种。
“县里反复强调‘宁迟毋滥’,土壤湿度达到70%左右才是最佳播种墒情,墒情不符合要求,坚决不播。”黄泥冈镇科技示范户张效兵讲解道。
播种推迟怎么办,农技专家送上“晚播不减产”指南
选对种:挑分蘖强、根系旺的多穗型品种。
增播量:晚播适当加量,保苗齐苗壮。
抢墒情:土壤握团落地散开时抓紧播种。
管得细:及时划锄提温、补苗防冻、科学除草。
还有一点很重要:秸秆早清理,还田要加腐熟剂;春季勤划锄,促苗早发快长。
要记住:“立冬不上冻,有籽尽管种”!趁着天晴赶快播种,细心照顾,晚播也能保丰收!
在连日阴雨带来的播种压力下,山东从农资农机保障到科技精准赋能,从县乡一线构建起一套系统、高效、应变力强的秋播工作体系,共同密织起秋播的“防护网”,为实现“晚播不减产”、打赢秋播秋种关键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报新闻编辑曲欣萍 实习编辑黄高瑾 综合整理)
责编:
审核:陈佳汐
责编:陈佳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