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潮涌·亚运|获亚运会7金1银2铜 淄博籍选手“潮涌”向前再出发

来源:博览新闻

2023-10-03 08:17:16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特派记者 宓家峰

  10月1日晚,随着鹿译文作为中国女子水球队主力球员获得该项目的亚运会金牌,淄博籍8名选手参加的所有亚运比赛项目全部结束。本届亚运会上,我市选手共获得7金1银2铜,比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金牌数量多了1枚。

  每一块奖牌背后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从来没有唾手可得的胜利,只有毫无保留的拼搏。

  本届亚运会上,我市选手游泳(水球)项目共获得了3金1银1铜,充分展现了我市在游泳方面的突出优势。其中,杨浚瑄、王一淳获得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和 4x100米自由泳接力两个冠军;杨浚瑄获得女子100米自由泳银牌,王一淳获得女子100米蝶泳铜牌。鹿译文获得女子水球金牌。 根据运动员报名成绩,中国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项目本应该能再获得一枚金牌,但是在预赛中,第一棒运动员因为“抢跳”犯规,导致中国队成绩被取消,无缘当天晚上的接力决赛,这也打破了两位淄博籍选手再赢得1枚接力项目金牌的计划。

  在市体校游泳中心总教练毕峰看来,这次游泳最大的收获就是杨浚瑄、王一淳的伤愈复出,并取得了理想成绩。“此前,她们不同程度受到伤病困扰,训练质量和体能储备都受影响。本届亚运会上,他们在各自项目收获了奖牌,更收获了信心。这对下一步备战巴黎奥运会有极大帮助。”对于水球项目,他表示,省队已经成立了水球队,鹿译文的金牌无疑对下一步淄博有更多游泳选手“入行”水球起到了促进作用,更为他们开辟了新上升通道。

  先夺团体赛铜牌,再夺个人赛金牌。10月1日,对于射击选手齐迎来说,这两块奖牌来得跌宕起伏,都是险胜夺牌。“第一阶段的75靶比赛就感觉状态不是很好,因此,第二阶段的50靶比赛,就特别想打好。但是越想打好,就越不出状态。”赛后,齐迎对记者说。

  在团体赛中,齐迎和队友以1靶的优势险胜卡塔尔队摘得铜牌。齐迎与哈萨克斯坦选手艾萨尔巴耶夫展开了险象环生的决赛名额争夺战,最终以18:17险胜,拿到最后一个决赛席位。齐迎在决赛的前三枪脱靶两次,处于被动。他迅速调整好状态,通过末位淘汰,最终与科威特名将拉希迪开始金牌比拼,并以46靶的决赛成绩力压45靶的拉希迪夺冠。“对手实力很强,都是险胜。十月的第一天,我这是和‘1’有缘分。”齐迎开玩笑说。

  很多时候,险胜有运气的成分,但是体现的还是实力。

  三届亚运会,3枚金牌,34岁的孙培原给自己的亚运会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赛后,孙培原对记者说,“金牌是对坚持最好的诠释,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荣光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五年前,脚踝受伤的孙培原打了封闭踏上雅加达亚运会征程,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那届亚运会首金。最近两年,他的腰、膝关节、脚等小伤不断。随着年龄的增大,伤病和体能恢复的周期变长,困难也越来越多。事实上,早在2017年,孙培原就已集全国冠军、全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于一身,功成名就。这几年他几度退役又几度复出的过程充满艰辛。“与我同龄的运动员都退役了”“用一万个日常,搏一刻热泪盈眶!”孙培原说。

  作为全国武术之乡的淄博,有很多好的武术苗子,如何更好促进他们成长进步,实现淄博武术接续不断在国内外赛事上争金夺银,是摆在淄博武术人面前的一道新题。

  曾经的中国传统优势项目柔道已经9年没有亚运会金牌了,本届亚运会上,马振昭帮助中国柔道队获得女子-78公斤级比赛金牌,实现触底反弹。 接受采访时,马振昭说,“我赢在意志力,不服输。大家对我的鼓励,也让我勇往直前。自己的那股拼劲始终保持着。”从上届亚运会的季军到这届的冠军,马振昭前进的步伐并不顺利。经历了伤病做手术,艰难度过了恢复期、低潮期,还有各方面的压力,但是她想为国出力,想在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抱着这份信念,最终拼下了这枚亚运会金牌。

  明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我们期待马振昭用成绩为国再出力。

  关键时刻,徐晓燕的经验为中国队夺得亚运会女子橄榄球金牌立功了。当天的亚运会女子橄榄球决赛之战在中国队和日本队之间展开。临近赛终,日本队将比分追赶为21:22。徐晓燕抓住持球机会,果断踢出界外,旋即裁判吹响终场哨,比分定格在22:21。“如果再耽误一点时间,结果可能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了。”徐晓燕激动地说。

  体育比赛中,把握机会的能力也是一种“制胜力”。 “集体项目,大家很团结,能够获得金牌,这是新的起点。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参加巴黎奥运会选拔赛,必须拿下参赛权。”徐晓燕说。

  此外,淄博另外一位选手胡振业参加了亚运会男子橄榄球比赛,最终,在季军争夺战中不敌日本队,遗憾获得第四名。

  亚运会各项赛事还在激烈进行。

  桂花幽香淡雅,是杭州城留给人们的美好记忆。而杭州亚运会上,淄博籍运动健儿为梦想和国家拼搏付出的故事,终究会在亚运会历史上和淄博人的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淄博籍选手“潮涌”向前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