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古村寻踪|淄川区西河镇河南村:煎饼赋能乡村振兴 古村焕发新生机

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4-05-09 08:17:51


  明清建筑遗迹、神秘的藏金楼……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有一处安静祥和的古村,隐藏着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如今这个古村不仅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还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4月17日,记者一行抵达到淄川区西河镇河南村。村子坐落在玉皇山南麓,四周是丘陵环绕,村中亦有名为上西崖的小丘陵。村子古朴自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河南村一处房屋上的镶嵌的石刻比较精美。

  藏金楼底座由一种称之为漱石的黄褐色石头砌成。

  藏金楼旧址现存的石质门框。

  “根据明代天启年间碑刻记载,河南村的名称为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西河店南庄社。”在村民翟纯义老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这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山村。曾经的石板路、古老的石头墙、三百多年树龄的国槐,一一诉说着河南村的沧桑。

  穿过一处废弃院落,记者一行来到了据说是翟氏家族鼎盛时期的藏金楼遗址。藏金楼底座由一种称之为漱石的黄褐色石头砌成,历经多年仍没有风化。从地基面积上,高大的石门石窗,仍可推断出藏金楼昔日的规模。

  翟氏家族建筑群的围墙,多处拐角进退,形似锯齿,世人称锯齿墙。

  在村中,仍保存着部分清代房屋,虽历经风霜,却仍能从总体设计中看出当年的风采。在河南村老门市部西北路东,有一处明清官邸样式的大门,这是曾经的尚书府。“过去这里几进院落相连,府内北跨院建有过街楼,横跨河南村大街连接尚书府东西两府,沿街有两尊石狮子把门,高大威猛,还配有上马石。”翟纯义介绍说。在大门不远处,记者找到了上马石和特殊时期被毁的石狮子。“看这里,这就是石牌坊上的石头。”循着翟纯义的声音看去,记者看到一块巨石嵌入在房屋的下面,这曾是石牌坊的组成部分,而石牌坊的原貌已不得而知。

  藏在草丛中的上马石。

  为了解石牌坊的原貌,记者来到了河南村乡村记忆馆。河南村乡村记忆馆建在村党建文化广场,位于明清建筑锯齿墙北侧,此墙是翟氏家族建筑群的围墙(又称上围子),因受地形所限,多处拐角进退,形似锯齿,世人称锯齿墙。如今河南村重修了锯齿墙,供后人缅怀西河翟氏家族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曾经尚书府的大门,门上的木质“柿子”寓意事事如意。

  这是河南村保留相对完好的明清建筑。

  石头墙在河南村随处可见。

  老人们依然居住在村里,过着平淡的生活。

  河南村乡村记忆馆分为“绿水青山、源远流长、明清时代、岁月留痕、再创辉煌”五个部分。这里展示有河南村的珍贵图像资料,其中包括石牌坊。在明清两代,河南村一共考中四名进士、十四名举人。其中,翟凤翀是河南村第一名进士,也成为一代名臣。翟凤翀病逝后,明崇祯六年下诏追赠兵部尚书,赐赠谕祭茔田,并在河南村大街立“四锡恩纶”“三世荣宠”石牌坊。其坊高约十三米,底部东西跨度十米左右,分上中下三层。全部用石灰石材料,利用卯榫结构扣砌而成。其前后正中额坊上刻有“四锡恩纶”“三世荣宠”的石匾。坊下设三门,中门上框采用整条石梁,左右两旁门全用整块石料构成;其三门前后两边各设石垛四个,均有狮子把门;中间门楣刻有旗锣伞扇、轿马人夫等四锡仪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尤其所刻狮、龙、马等形象,栩栩如生,可谓巧夺天工。据说此坊之雄伟壮观,全石仿木结构在全国独树一帜,飞檐翘角,结构匀称和谐,造形美观大方,既有南方细腻繁缛的品味,更多的是北方刚毅庄重的气派。

  河南村一处明清建筑遗址。

  斑驳的石墙诉说古老的故事,嵌入的石块起到加固作用。

  “除了乡村记忆馆,咱们村还有一个博物馆。”在河南村党总支书记翟乃君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山东大煎饼文化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了煎饼的历史,更是一个全自动煎饼生产的基地。

  山东大煎饼博物馆以煎饼和大葱的形象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煎饼作为西河人的传统主食,极富地方特色。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先生甚至还写过一篇《煎饼赋》来赞美它。西河煎饼主要采用传统石磨工艺手工制作而成,薄如纸、色如玉,2022年,西河镇河南村在充分挖掘当地煎饼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山东大煎饼文化博物馆,并成功申报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村党总支书记翟乃君展示薄如纸的煎饼。

  一进入博物馆,迎面看到的是悬挂于墙上的《煎饼赋》,“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蒲松龄对煎饼的喜爱。这篇文章也证实了西河煎饼的悠久历史。

  另一面墙上,详细介绍了西河煎饼的制作方法和用料,鏊子、刮耙、油擦被称为西河煎饼三宝。小麦、玉米、高粱、南瓜、大豆是西河煎饼的主要成分。“薄如纸、韧性高、储存时间长等是西河煎饼的主要特点。”翟乃君向记者介绍了西河煎饼脍炙人口的原因。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手工摊煎饼。

  走上二楼,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手工摊煎饼。在这里,煎饼鏊子也有了自己独特的形式,人工和机械相结合,通过最高效率来制作煎饼,摊煎饼的鏊最大的直径有71到72厘米。工作人员把面糊堆在鏊子上,用刮耙一耙,等待一会后,即可把煎饼揭下来。做好的煎饼薄如纸,可以透光。记者品尝刚做好的煎饼,味道香甜软糯。“煎饼并未加糖和添加剂,我们通过自然发酵产生甜味。”翟乃君介绍说,西河煎饼采用传统加工工艺,纯手工制作,粮食要经过多次淘洗,一夜浸泡,然后放入1/3或一半的熟料“对半子”,这样磨出的糊子才好摊,煎饼才更爽口。磨糊子很费工夫,往磨眼添料也得是有经验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的糊子才细腻均匀。摊煎饼要求的技巧性更高,糊子薄而均匀,恰到好处的受热,才能摊出一张西河煎饼。

  这就是摊煎饼的机器,效率是人工的三倍。

  全自动摊煎饼机器。

  “经过摸索,我们现在采用了机器摊煎饼,效率是人工的3倍,与人工摊的煎饼并无明显差异。”翟乃君把记者带到了机器加工车间。只见四台机器同时运行,从下料到揭煎饼,都是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参与。“机器的效率是人工的三十倍。”翟乃君说,看似简单的机器操作,背后却有无数次的失败。为了保证面糊发酵的合适时机和温度,翟乃君建成了大型冷库,通过低温发酵20多个小时,使粮食的甜味溢出,经过20多天反复实验,终于摸索到了成功的方法。“目前,这几台机器一天能产出300斤煎饼。”翟乃君说。

  目前,山东大煎饼博物馆已带动当地一大批煎饼加工生产农户,拉动发展玉米、小杂粮种植的规模。山东大煎饼(西河煎饼)被评为市名优面点,制作技艺获得区级非遗,山东大煎饼(西河煎饼)非遗工坊被评为区级非遗工坊。

  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还能品尝到纯正的西河煎饼,这就是河南村的魅力。河南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在河南村人一代一代的努力之下,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