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齐观 | 县域文旅走红 淄博如何“串珠成链”?

来源:鲁中网

2024-05-17 10:42:30


  鲁中网记者 孙蕊

  到周村古商城体验一场簪花之旅,感受厚重旱码头的悠悠历史;在颜神古镇里品味一杯文创咖啡,享受陶琉小镇的惬意午后;在红叶柿岩观赏一场民族舞蹈巡演,体会不一样的民族风情……2023年以来,淄博县域旅游展现出极大的活力,多次荣登旅游热门目的地榜单。

  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文旅产业链的延长,既给县城带来人气,又打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窗口。县域旅游快速崛起的2024年,淄博靠什么实现与游客的“双向奔赴”?

  流量叠加的复活之战

  2023年夏天,淄博火爆出圈,在“天时地利人和”中迎来泼天富贵,热度环比增长605%。随后,不少城市也因为独特的“打卡点”成为“网红城市”,泉州簪花、天津跳水大爷……2024年,更有哈尔滨因为冰雕走红、甘肃天水一碗麻辣烫引来万千游客。

  “网红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三四线城市都成为了2024年的热门景点,许多小众城市陆续被挖掘出来。在这样的压力面前,淄博能否维持住去年热度?面对质疑,淄博用实力说话。

  春节期间,淄博推出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非遗打铁花、民俗扮玩、花车巡游、花灯盛宴……用一场场充满“村味”“年味”的民俗文化活动,激活乡村文化旅游市场。新春期间的淄博文旅市场可以说是“热辣滚烫”。

  天气回暖,不少游客循着香味“进淄复烤”,解锁了独特的“淄博老板花式商战”,“最是一年春好处”系列文旅活动也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淄博春日的大好风景。清明小长假期间,淄博旅游热度同比涨幅超过200%。

  随后的五一假期,八大局首日迎客超过十万人,不得已开启限流模式;红叶柿岩景区游客接待量达到12万余人次,连创单日接待客流及营收最高纪录;海月龙宫烧烤体验地日进场人数最高达到4万余人……

  网红“B太”的二次探访八大局也再次掀起了热度,还有炒锅饼小哥、金岭烧烤赵大爷、坚守八大局的咸菜大爷,新涌现的“网红大爷”们也拉动了人流,在流量与人气叠加之下,淄博可以说在县城文旅热潮中站稳了脚跟。

  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相比大城市,不少人选择反向游县城,看重的是小城市的高性价比。当年轻人成为出游主力军,逃离人潮,放松一下,散散“班味儿”,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开盲盒式旅程,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心理。小城生活的悠闲、惬意正好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超出预期的体验让更多人关注到县城旅游的高性价比,最终让淄博这样的非传统旅游城市进入了公众视野。

  但是来淄博,真的不只有性价比这一个优势。

  淄博深藏不露,有不输名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是引客之道,八百载齐国历史,三千年泱泱齐风。纵览淄博历史,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瓷文化、琉璃文化、丝绸文化、工业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浸润着这方水土。聊斋文化之于淄川、陶琉文化之于博山、商埠文化之于周村、齐文化之于临淄……依托着区县的网红景点,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了更为生动具象的表达。

  淄博山水宜人,让人徜徉其间远离都市喧嚣。县城旅游主打的松弛感,依赖的就是风景秀美的山山水水。高青,黄河岸边的蓑衣樊村,碧荷与芦苇交织,让“蓑衣水乡”成为游客的度假胜地;淄川,藏在深山的民宿风格多样,依托齐长城而兴的民宿集群成为游客放松的不二之选……南山北水的格局让淄博可以风格多变,将自然生态转化为文旅资源,让来淄游客自由选择。

  淄博有滋有味,烟火气息触动游客心灵深处。淄博备受认可的一点就是贴地生长的烟火气息。这里有着特色美食的香气,也有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更有热情好客的淄博人。平凡的日常构筑起旅途的温馨时刻,勾起人们心底深处的情感共鸣。

  优化升级的淄博文旅

  网红城市的涌现,让不少县城迎来高光时刻。淄博出圈之后,仍旧在不懈努力,挖掘城市的无限可能。

  流量面前,官方推介淄博的力度不减。2023年,淄博依靠省级、国家级展会,将淄博好品带出淄博,让更多认识了解淄博风土人情。2024年,淄博以“感恩遇见·品游淄博”为主题,聚力提升“旅游体验、产业发展、产品供给、服务保障”四个方面,让游客探寻“不知道的淄博”、感受“不一样的淄博”、牵手“不一般的淄博”。

  火爆背后,持续优化文旅服务水平。有了去年的经验,淄博今年面临人流高峰时,可以说游刃有余。在假期开始之前,就针对网红景区周边进行分流通告,将停车、食宿等标注清晰,避免拥堵。同时志愿者上岗,设立服务咨询点和医疗咨询救助站,实地回答游客提问。对游客需求多满足一点,城市的口碑自然会一点点提升。

  串珠成链,聚力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淄博把握微旅行、慢休闲、深度假旅游市场趋势,深入开展“文旅+”,策划推出“文化淄博、风光淄博、美食淄博、潮玩淄博、好品淄博、美宿淄博”系列文旅产品,积极培育城市漫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博物馆旅游等新业态,探索淄博文旅的“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