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
2024-09-14 22:02:07
“昨晚看新闻联播知道了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之前公示建议人选的时候也知道,我和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9月14日下午,李振声的侄子李亮动情地说,“这是国家对他工作的肯定。”
国家主席习近平13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根据主席令,授予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黄宗德“共和国勋章”。其中,李振声是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淄博农村走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淄博市周村区南谢村,在兄妹4人当中排行老二。
虽然家境贫寒,但重视教育的父母一直供他念书,先私塾,后学堂。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哥哥资助李振声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2007年2月28日,李振声的女儿李滨在整理父亲的资料照片(摄影 王兵)
李振声弟弟李永渚曾回忆,他们兄妹4人全在当时的光被中学上学,因为战乱,光被中学(现淄博市第六中学)的小学部留在周村,中学部迁到了济南,他在周村读小学,李振声到济南读初中。
冰山考察(资料照片)
在弟弟李永渚的印象里,二哥很老实。李永渚曾说:“父亲去世很早,母亲在世的时候,二哥差不多每年都要回来一次,母亲去世后,他回来就比较少了,大哥生病的时候,他虽然工作繁忙,总是抽空给大哥寄钱、寄药。”李永渚说,李振声每次回来,村里人来看他,他总是两只手紧紧跟大家握着,那么亲切、自然,一点儿也没架子。
草原考察(资料照片)
李振声读到高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原来就想到济南托人找个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前身)的招生广告,上面提到了可以提供吃住等非常吸引人的条件,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考,结果考上了。李振声曾对山农大校友们说:“这样一个意外的惊喜,应该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与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成为一位科学大家,并于2007年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亮回忆说,“老人家一直没忘记在农学院免费吃住的经历,没忘记国家对他的培养。他也教育我们不要忘本,不管做什么工作,希望我们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山地考察(资料照片)
“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李亮曾去北京看望他。在李振声家中,一个大瓶子里插着的麦穗引发了李亮的好奇,开始还以为是试验产品,不成想却是“礼物”。
李亮说:“大爷告诉我,那是陕西的农民在丰收以后寄给他的,那是他最喜欢的东西。他对粮食极为珍惜,在我们小的时候就强调让我们珍惜粮食,去他家里吃饭,不允许浪费,剩下的东西要全部打包。”
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一实验基地(资料照片)
在把粮食视若珍宝的李振声的科学生涯中,充满了一个个扎实、闪光的足迹。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当时正赶上西北小麦产区条锈病大流行,减产20%到30%。李振声着手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到1979年,他的研究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它的成功让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谈到这些,李振声只是淡淡的一句:“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草原考察(资料照片)
1987年,李振声带领中科院400余名科技人员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进行大规模改造和治理,6年时间实现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4.8亿斤;1995年,为打破我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2003年,他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9949亿斤,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2002年,在了解到李振声培育的小麦新品系之后,淄博市和桓台县的农业部门组织人员到北京考察小偃81小麦,李振声曾到田间进行效果讲解。从当年秋种开始,桓台县就引进这一新品系,并在新城镇一村庄安排了播期试验、基本苗试验和品种对比试验。在试验的品种中,小偃81小麦的产量位居第一位。
从2003年开始,桓台县在全县示范种植小偃81小麦,到2004年,在品种比较试验中其产量位居第二位,1600余亩的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53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550公斤,而同期普通小麦的产量仅有509公斤。2004年,桓台县向河北、河南提供了40余吨的小偃81小麦良种。2004年秋种,桓台县开始在全县大面积种植小偃81小麦,面积达到5.2万亩。自桓台县引进这个良种之后,李振声一直比较关心在家乡的种植,每年秋收之后,都了解试验的相关情况,他拿到之后再进行研究,并提出种植建议。同时,秋种之前,他还会打电话指导如何播种,并再三叮嘱各方面注意事项。后来,因为气候原因,小偃81小麦不再在桓台种植。
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李振声曾表示,他“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大工夫,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研成果,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心系家乡,不忘初心
对于家乡父老,李振声时时挂在心上。虽然15岁就离开了家乡淄博,但是这枝生于鲁中沃土的金色麦穗,从来就没有忘怀故土的温暖。
2007年3月份,他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鲁中晨报记者去北京专访他。刚见到记者,他就赶紧从包里取出两幅字递了过来——“向淄博父老乡亲们问好”“向鲁中晨报的读者问好”,并反复叮嘱记者,一定要把自己的问候带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每次回老家,他都要带走一抔泥土,以解故乡之思。
2007年3月1日接受鲁中晨报记者采访前,李振声院士提前一天写下了“向淄博父老乡亲们问好”(摄影 王兵)
当年读大学时,山东农学院农场繁殖了山东正推广的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几个优良品种。李振声回老家,便将学校农场繁殖的这些优良品种带回家去种植,“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都来换种。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就产生了将来争取搞小麦育种的念头”。参加工作以后,李振声非常繁忙,但是每次回家时都不忘带回麦种在家乡田地里做试验。
母校淄博市第六中学也是李振声魂牵梦绕的地方。
据他弟弟介绍,有一年李振声回老家探亲,晚饭后独自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看学校。学校90年校庆、100年校庆时他都写了贺词。90年校庆的题词是“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百年校庆的题词是“承传伟业,发扬母校优良体统;与时俱进,更创六中惊世辉煌”。他还时常与母校的领导和学生通信,对母校非常关心。
2007年3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生物学研究所,时年76岁的李振声院士接受鲁中晨报记者采访,并向记者介绍他的科技成果。(摄影 王兵)
2005年9月学校百年校庆的时候,李振声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前来,给学校寄来了4000元钱表示祝贺,还给学校题写了校名。2007年,学校专门设立了集教育性、科普性、史料性于一体的李振声院士馆,传播弘扬他的“院士精神”——责任、目标、毅力、合作。李振声因身体状况未能赶回周村,但他发来了揭幕致辞。他在致辞中说:“我的知识积累就在这里奠基,所以我非常感谢和怀念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他们给了我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2005年春天,淄博市第六中学2004级9班的同学给李振声院士写了一封信,没想到不到一周就收到了回信。李振声在回信中勉励孩子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亲爱的同学们,在老师的亲切教导和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奋勇前进吧!祝你们为母校,为家乡,为祖国的和平崛起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对于家乡媒体,李振声也十分关心。2019年鲁中晨报创刊20周年来临之际,鲁中晨报收到了一份特别礼物,“信息采集 求真务实”——这是李振声为祝贺鲁中晨报创刊二十周年的题词。简短八个大字,带来的是他对新闻报道严谨的要求,更是对家乡媒体的殷切关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贾瑞君 孙渤海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