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权威发布|规范命名、更名乡村地名1630条!淄博持续擦亮“齐好名”地名文化品牌

来源:鲁中网

2024-11-26 13:52:30


  鲁中网淄博11月26日讯(记者 徐梦迪)11月26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邢化良向社会介绍全市“乡村著名行动”工作开展情况。“乡村著名行动”自去年启动以来,淄博市民政局以乡村地名采集上图标注为牵引,深入实施“五大工程”,持续擦亮“齐好名”淄博特色地名文化品牌。

  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淄博市民政局健全完善“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类负责”管理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地名管理工作格局。建立局主要负责同志统筹抓,分管负责同志牵头抓,业务科室督导落实的工作体系,全力推进工作开展,先后组织召开了“乡村著名行动”工作部署会、培训会、推进会。

  2024年,“乡村著名行动”被列为市委信息化专项任务,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被列入全市十二个“提效争先”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淄博市民政局制定《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系统谋划行动方向、明确工作目标及推进措施。目前,正在加快出台《淄博市乡村道路命名管理办法》和《淄博市“乡村著名行动”工作指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乡村道路命名更名管理,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增设区划地名服务科,成立全市区划地名专家库,区县充实工作人员,统筹推进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建强全市“乡村著名行动”工作队伍。注重加强岗位培训,请专家上门授课、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今年以来,开展业务培训4次,外出学习5次,提升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全市共成立59支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引导社会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乡村地名建设与管理,提升“乡村著名行动”社会影响力。

  实施“五大工程”,全面精细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实施乡村地名规划工程,深入乡村掌握“一手资料”,走街串巷、实地摸排、建立台账。今年以来,累计梳理乡村待命名路街巷3339条,为下一步道路命名提供基础信息。在3个区县试点开展县级地名方案编制工作,强化对地名命名更名、标志设置、文化保护等事项的引导约束,推动乡村地名体系标准化、系统化建设。

  实施乡村地名点亮工程,推动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地名不规范的自然地理实体、路街巷等规范命名,规范设置乡村地名标志。组织试点地名标志巡检工作,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今年以来,全市规范命名、更名乡村地名1630条,设置、维护地名标志1476块,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织密乡村地名网。

  实施乡村地名信息服务工程,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将乡村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路街巷、交通水利、文化旅游等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便利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和快递进村、山货进城,服务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图上信息5506条,地名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日益凸显。

  实施乡村地名文化保护工程,淄博市地名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老地名、红色地名数量众多。淄博市民政局深入挖掘和保护传统地名,选取部分实体地名,融入陶琉文化元素,充分彰显淄博陶琉传统产业优势。建立全市地名文化保护名录,纳入107个历史悠久、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地名,强化乡村地名文化保护。

  实施乡村地名惠民工程,积极推广“地名+”赋能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地名与乡村文旅的融合应用,推动实现从“地名名称”到“品牌名称”的转变。打造了一批采摘园、民宿、农家乐、特色景点等“网红”打卡地,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推动地名标识特色品牌建设,将地名元素与打造农副产品品牌紧密结合,积极为优质农副产品“著名”。

  创新示范带动,激发活力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淄博市以创建省级“乡村著名邮路畅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单位为契机,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由点扩面、全面覆盖。淄川区实施“一村一位一著名,一地一名一特色”地名赋能工程;临淄区打造“齐速达”寄递物流服务品牌;桓台县一次性命名乡村道路894条。加快构筑品牌矩阵,以市级“齐好名”地名文化品牌为统领,张店区“情满黄桑多彩地名”、淄川区“地名般阳生态涵养”、周村区“鲁商故里周村有名”、桓台县“守望地名 印象桓台”、高青县“地名高青大河传承”等各区县级品牌特色发展。

  组织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和地名管理政策法规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进景区、进集市、进公园等宣传活动393场。充分利用全市宣传弘扬传承行政区划历史文化载体平台,开展镇办文化名片挖掘整理工作,全市88个镇办形成88张特色鲜明的文化名片。开展《齐好名·美好地名乡村行》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目前已录制宣传片13部。

  创新地名标志设置形式,开发地名信息二维码,打造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的“智慧标志”,推动传统地名向数字地名转变。博山区整合202个村名电子信息,创新设立“博善有名”数字博物馆,构建可视化、数字化平台,推动地名“活”起来、地名文化“火”起来。

责编:王雨萌

责编:孙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