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齐评 | “官方带娃”:直面暑假老难题

来源:鲁中网

2025-07-16 15:55:00


  记者 王雨萌

  暑假,是童年难忘的快乐时光。如今的暑假,已不再是传统的疯玩或苦学,而是更加丰富多样。旅游研学、参加夏令营、报兴趣班、回乡村体验生活……暑假越来越“花式”,甚至“卷”起来的背后,家长“带娃难”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尤其是二孩家庭,放假成了家长的大“愁事”。

  对许多家庭而言,暑期托管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托管机构收费高、名额少、质量不高甚至不规范等问题,又让家长犯难。而被称为“官方带娃”的公益性托管,政府主导、价格亲民、管理规范,让家长能安心工作,孩子也有更好的去处。

  官方带娃:城市如何出手

  有的地方将未成年人公益托管列入重点民生实事,有的地方已将公益托管实行了10余年。在政府的主导下,学校、社区、文化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为假期看管孩子有困难的家庭,切实解决问题。

  近日,为解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看护难”“托管难”问题,淄博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各区县社会工作部门整合镇街社区资源,链接了一批暑期托管项目。以免费或优惠形式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托管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淄博高新区华侨城社区联合自治共同体单位开展“青春自习室”公益活动,专为青少年打造暑期空间。社区特别组建了“春苗帮扶队”,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全天候服务。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告别电子屏幕和无所事事,与小伙伴共同学习、成长,而大学生志愿者们的陪伴与教导,也为他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

  探索创新:不能只是托管

  托管服务的价值,不在于看管孩子几小时,而是让他们过个有意义的假期。如此,托管才能真正成为惠民工程,而非权宜之计。

  今年,淄博市张店区依托社区文化书院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暑期托管服务,突出文化浸润与素养提升,而不是“简单看护”。孩子们有了环境幽雅、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郁的学习活动空间,经典诵读、书画创作、剪纸陶艺等课程,志愿者社区实践、红色故事宣讲、科普实验工坊等活动丰富多彩。目前张店区联动各镇办实践所(站)及50余处特色文化书院,构建起覆盖全域、梯度衔接的托管服务阵地体系,“托”得安心、“管”得用心、“育”得精心。

  在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奥林社区,除了开设有专职辅导员的暑期自习室,还有非洲鼓、书画创作、瑜伽疗愈、茶艺品鉴等十余项课程活动,覆盖全年龄段居民。社区通过前期问卷调查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将暑期活动精准对接老中青三代需求。

  除了托管,一些社区和单位也在暑假推出各种公益项目。趣味科普活动、博物馆研学体验、亲子公益讲座、小志愿者招募等,多样的选择提高了孩子们的暑假质量。

  托育托管:还应惠及更多

  公益托管服务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可有效解决家庭育儿难题,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供需匹配、服务品质、普惠程度和长效机制等方面,各地还在探索之中。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带娃”服务不仅覆盖中小学生群体,还包括0-3岁婴幼儿照护。

  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各方研究和国际经验也表明,发展托育对减轻家庭负担、提高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效果。

  今年1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的若干措施(试行)》,为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淄博市也明确了幼儿园开设托班的相关工作,今年,全市首批幼儿园托班开班招生。

  今年5月,淄博市2025年生育友好暨普惠托育集中宣传月启动,同时淄博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揭牌。近年来,淄博市构建起了政策资源、监管队伍相互配套衔接的优质均衡普惠托育体系,率先成立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行业协会,构建了医教融合、医育融合的特色服务体系,全市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6个,提前完成2025年任务目标。

  幼儿园托班、普惠托育机构、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从形成多层次的托育服务体系到全面覆盖,真正做到“放心托、省心托、安心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生育友好”“幼有所育”,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暑期托管服务的推出,体现了政府对家庭育儿困境的关切。要让暑期托管可持续发展,不能仅靠政府单方面投入,还需社会、家庭、市场协同发力。但破解“带娃难”不能仅靠托管,还需完善休假和弹性工作制、育儿补贴等配套政策,让家长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让暑假成为童年难忘的时光。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