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日报
2025-07-20 09:28:15
7月19日,在临淄区凤凰镇梁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农田里,玉米长势正旺。当前,春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至抽雄的产量形成关键期,夏玉米处于拔节至小喇叭口的营养生长旺期,各类蔬菜也进入产量积累的重要阶段。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副高边缘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影响,7月20日至22日,淄博市将迎来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强降雨过程。此次天气过程,不仅伴随雷电、短时强降水,部分区域还将出现7~9级雷雨大风,局部风力可达10级以上,部分地区累积雨量大,对正处在生长关键期的农作物构成威胁。
面对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响应,针对性制定玉米、蔬菜田间管理专项措施,从预警到应对、从排涝到复产形成全链条防护体系,为农业生产筑牢坚实“防护网”。
针对玉米生长的关键期特点,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专家强调四项核心管理措施。在田间排水方面,明确要求洪涝地块需在24-48小时内排除积水,通过疏通排水系统、采取强排等措施,防止土壤湿度过大导致植株死亡。
对于可能出现的倒伏问题,实行分类处置:大喇叭口期之前倒伏的玉米,因具备自行直立能力,无需人工干预;抽雄期倒伏的玉米,由于植株高大、相互叠压难以恢复,必须在24小时内人工扶起,操作时遵循“早、慢、轻”原则,扶起后在茎基部培土并踏实,确保不影响授粉和灌浆。
雨后补肥环节,针对降水造成的土壤养分淋溶问题,建议脱肥地块每亩借墒施用尿素10到15公斤,或通过无人机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弥补氮肥流失、增强植株长势。同时,加强病害防治,针对雨后易高发的褐斑病、大小斑病等,推广使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单剂或复配制剂进行喷雾防治。
在蔬菜田管方面,专家建议,要区分露地与设施蔬菜特点精准施策。露地菜田以快速排水为首要任务,雨后立即通过开沟、清沟、疏通地下涵管等措施排掉积水,减少受淹时间;排涝后适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对倒伏和沾泥蔬菜,采取培土扶苗、摘除残枝病叶、清水洗泥等措施促进恢复;同时清洁菜园、拔除病株并消毒,喷洒广谱杀菌剂防范病害,随后每亩追施高氮速效肥5到10公斤,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注重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设施蔬菜管理应聚焦棚室安全与生产恢复,一方面,及时排除棚室内外积水,在两排温室之间挖深沟抽排积水,防止墙体损毁坍塌;另一方面,灾情稳定后评估设施受损程度,对局部坍塌设施进行加固,对垮塌严重、安全隐患大的老旧设施坚决拆除重建。
此外,设施蔬菜管理还强调安全操作,进入棚室前需检查墙体、骨架安全,排查电路隐患,检修电动卷帘机等设备;积水排干后及时进行土壤消毒,补种补栽受损秧苗,喷施广谱杀菌剂并冲施生根类肥料;雨后转晴时,在棚外架设遮阳网做好防晒,保障蔬菜稳健生长。
目前,市农业农村部门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有序。
责编:
审核:孔艳
责编:孔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