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5-09-20 13:24:53
记者 王雨萌
人间至美,金秋时节,道出收获季节的诗意与丰饶。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58项重点活动大庆丰收,主场活动在山东烟台举办。淄博市也将开展“1+10+N”系列庆祝活动,展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成果、新风貌。
现代性的浪潮早已重塑了丰收的内涵,农林田海里的智能设备,网络直播下的农品带货、乡村旅游中的文化体验……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对劳动的礼赞,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
丰收节,满满“科技味”
从“齐民要术”的古老传承,到“吨粮首县”的坚实根基,再到“齐鲁样板”的乡村蝶变,工业城市淄博的创新基因,同样跳动在农村大地。
今年上半年,淄博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3亿元,同比增长4.1%;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76元,同比增长5.3%。2025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146.41万亩、单产463.72公斤/亩、总产67.89万吨,单产和总产增幅均居全省首位,桓台县夏粮单产居全省县级第一。
淄博市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获批开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全链条数字化集成应用试点”改革任务,以“齐农云”和“中农数院”为引领,聚力打造粮食、蔬菜、黑牛(奶牛)等6条“链通数融”的数字农业产业链,累计建设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15个,培育典型应用场景70个。
桓台县为种粮大户打造的涉农综合服务APP“桓农宝”,实现了“坐在家里用一部手机”就能管理田间。在智慧平台上,农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对苗情、墒情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了种植全程数字化、精准化。
无人机在天空盘旋,扫描仪审视植物根系,电脑精准输送水肥——各种“黑科技”在淄博的农田里大显身手。现代化让每一颗种子都蕴藏科技的力量,让每一片田野都跃动着共富的希望。
丰收节,火热“促销费”
今年丰收节将促消费作为重头戏,金秋消费季已启动,以有力有效提振消费为主要内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激活城乡消费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平台经济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直播带货、乡村旅游等,让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消费季的流量红利走出了乡村。淄博市还结合中秋、国庆假期市场,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发挥节日叠加效应,举办“村村都有好项目”暨第一书记派驻村优质农产品展销、巾帼好品展销等活动。
各区县也集中开展优质农产品展销和直播带货,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此外,淄博市还在齐鲁超赛开赛式期间,举办农产品展销,进一步提升“淄博农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
淄博的一面是工业重镇、陶瓷之都,另一面是山川秀美、田园牧歌。淄博的农村文旅,也早已超越了“吃农家饭、看农家景”的初级阶段,创新多元化的乡村消费场景,促进了农村创业和农民增收。日前,2025年度“乡游齐鲁”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介名单公布,周村五处景点入选。这条涵盖农旅体验、乡村休闲、文化遗产等方面,集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可见淄博农文旅融合的提升和潜力。
丰收节,处处“好热闹”
9月20日,淄博市庆祝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八陡老街启幕。政府搭台搞服务、农民登台唱主角,活动现场,锣鼓、独唱、舞蹈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场,演员们用热情饱满的状态传递丰收的喜悦。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120 余个特色农产品展位集中亮相,博山美食让游客大快朵颐,普法宣传和农业科普、农业非遗展示、植保无人机展示等特色活动,更是让现场人气爆棚。
此外,还有一系列群众性庆祝活动:博山猕猴桃文化旅游采摘节、沂源苹果节、淄川小米节、桓台“葡萄赶集”等节庆活动,通过果王评选、产销对接、优质农产品进社区、进景区等多种形式,让城乡居民共庆丰收、共享喜悦。美食品鉴、农事体验、乡村振兴主题摄影展等活动,全方位展现乡村风貌,丰富消费场景。送戏下乡演出、四季村晚等文艺活动,高青县举办第一届“新农村美好生活”文艺汇演,经开区开展“村村有好戏”文艺汇演,促进“送文化”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同频共振。
秋收时节中国大地处处是金黄,收获不仅是颗粒归仓的圆满,更是汗水凝结的荣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下的丰足,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在新时代的绽放。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