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8点来钟,在义乌寻找实习单位、借住在同学出租房里的23岁东北财经大学美女硕士赵丹,清晨起来做饭。
一声巨响,一道火光,一阵哭喊,姑娘转眼变成“火人”。
她的人生从此完全不一样了。
事发前的赵丹
由于伤情过于严重,姑娘在出事的第二天,就从义乌市中心医院转院到杭州的浙医二院救治。
“全身70%烧伤,主要是深二度烧伤和深三度烧伤。”浙医二院烧伤科副主任医师王帆说。
“烧伤病人是好得比较慢的,她在浙二治疗了两个星期不到,目前伤势还仅仅愈合了1/10左右,包括四肢在内全身都烧伤得比较严重。昨天她的伤势进入感染阶段,发烧到39℃……”
“一般来说,再过一两周,深二度烧伤,差不多就要痊愈,不能愈合的,就必须进行手术了。还有深三度烧伤,关节部位的损伤,有一些会影响到她以后的活动能力。治疗必定是很漫长的,接下来还有后期治疗和复健,以及未来的若干个整形手术。”
“伤愈后,她需要持续地应用药物和穿着弹力衣。就像台湾歌手组合SHE里的那个Selina(任家萱),但是她的情况比Selina严重得多,治疗和复健可能会伴随她终生。”王帆说。
姑娘家境困难 无力支付医疗费
东财校友自发为她筹款超100万
她是黑龙江鹤岗人,2015年考取了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今年6月,在顺利完成硕士论文后,来到义乌寻找实习单位。
她借住在同学小李的出租屋里。
小李说,出事那天,他也在家,感到一股热浪拍了过来,脚上穿的拖鞋和裤子瞬间就烧坏了。厨房里,传来了赵丹的哭喊声。“跑到厨房一看,她倒在地上,身上全是火。”小李说,他赶紧用几盆冷水把火浇灭,然后把赵丹送到了义乌市中心医院抢救。
据她的同学在众筹平台上发布的公开资料,赵丹从小没有父母,由二姑独自带大,二姑月收入仅为2000元,家境困难,赵丹也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商业保险,入院治疗仅仅十余天,目前每天的治疗费用都在1万元左右,后续的医疗开支更是一笔巨款。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深重的危机。
“在同学眼中,她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美丽大方;在家人身边,她是乖乖女,也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东财一位校友说。
得知此事后,她所在的东财校友自发地组织募捐活动,得到了浙江、辽宁、上海、江苏、广东、北京等全国各地的东财校友会的响应。校友们以各种方式,为赵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中,仅在筹款平台上,从7月26日14时至27日14时,筹得款项已超过100万元。
曾经是那样美的一个姑娘
赵丹长得很美,大眼睛、高鼻梁,笑容甜甜的,身材也很好。是大学里公认的美女。
“从治疗情况看,目前面部恢复得还可以,但是颈部和其他部位烧伤比较厉害,对容貌还是影响较大的。”浙医二院烧伤科副主任医师王帆说。
现在赵丹的二姑在医院全天候照顾她。昨日下午记者在浙二医院,想看看赵丹或者和她二姑聊聊,都被婉言谢绝。
同学说爆炸的原因是液化气泄漏
在厨房里做饭,为何会发生爆炸呢?
赵丹的同学小李认为,爆炸的原因,应该是液化气泄漏。
小李说,赵丹过来居住也就一两周的时间,以前他自己住的时候,很少在家做饭,也就没留意液化气罐的情况。
“今年夏天,因为‘煤气瓶’这样东西,烧成重度、特重度的烧伤病人,仅浙医二院就有20多例。”浙医二院烧伤科医生胡行说。
“煤气烧伤的病人,很多都是因为使用了不正规渠道的黑钢瓶!”华海平护士长说,“现在烧伤病人送进来,一听说是煤气烧伤的,我们都会问他家里人,你们那瓶煤气买来是多少钱的?”
从杭州燃气集团了解到,杭州市场上正规的瓶装煤气销售企业,主城区内最大的是市燃气集团下辖的百江燃气。
杭州使用瓶装燃气的用户,在100万户以上,多是老小区多层住户居民、城郊接合部农民房出租房、小餐馆和食堂。
但是因为瓶装燃气市场很大,不少地方出现了非法灌装、经营瓶装燃气的“黑窝点”。
2015年消防部门统计,杭州几乎平均每周都会发生一起因液化石油气罐泄漏、轰燃导致的火灾。为了保障市民安全,从2016年7月1日起,杭州实行瓶装燃气实名制销售。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瓶装燃气,都能够实现可追溯。但贪便宜使用黑钢瓶,就没有保障了。
现在普通的民用燃气价格为103元一瓶,外加送气费。黑钢瓶的燃气一般只比正规燃气便宜二三十块钱,而且经常缺斤少两,充气不足,气质无法保证,钢瓶也有不少问题,比如超期,报废瓶很多,安全隐患极大。
图便宜买黑钢瓶燃气、皮管使用、灶具质量、燃气使用不当
是居民家中燃气爆炸的四大原因
“除了使用不安全的黑钢瓶,居民家中燃气爆炸,还有3个原因——皮管使用、灶具质量、燃气使用不当。”杭州市公共事业监管中心燃气科科长闫瑞龙说。
燃气灶具,也需要经常清洁保养,经常煲汤汤水水,更要防止燃烧器火盖、火孔堵塞,免得回头到炉头里面,引起燃气泄露。
新闻加点料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5355377,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