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3-11-20 17:33:00
一、从8分钱1斤的白菜说起
转眼间,“双十一”都已走过14年了。
时光的味道不大好闻,像洋葱,越剥越让人想哭。
前几天,我市某商场搞活动,白菜8分钱1斤。常买菜的家人们都知道,立冬前的这段时间菜价确实不高,但落到1毛以下,把时光一下扯回90年代,也着实让人感觉有些咋舌。不管是为“助农”还是为了“拉人气”,毕竟,坐公交、骑三轮去排长队的老人家们可是不少。
必须要承认一个现实:大家喜气洋洋地去“捡漏”、去买“白菜”,不是为了“摆财”,是为了“吃”啊。
老百姓口袋里的可支配收入确实不够丰富。
二、消费究竟是在“升级”还是在“降级”?
而据测算,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7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已接近世界银行发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这中间出现了什么舛讹?现在,受局部战争、经济萧条等多重打击,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中国可称得上“风景这边独好”,大国地位日趋稳固,但拉低视角来观察,升斗小民们仍然要继续承压、负重前行,活得并不轻松。此外,有一点也不能不说,那就是大灾大难之后,大众群体心理的微妙改变,后疫情时代的“达观与释放”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突出表现”,让“消费力”也有“提前透支”的迹象。君不见,考公的“船”一票难求,飞驰的外卖员里也不乏高学历的年轻人和带孩子的大姐在同台竞技,赚钱难、准备过冬的言论是有现实情状做支撑的。“消费升级”需要“消费储备”,我们的“存粮”够吗?
三、为什么需要“消费升级”?
自从美西方开始转变对我国的“认知定位”以来,“内循环”的地位与作用就更加显著起来,它是以满足国内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一个以国内分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支撑的,同时以国际循环为补充,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有机衔接起来的、顺畅循环的动态体系。而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消费升级”起着关键作用。
在之前的“循环”中,中国可以利用制造业优势和经济全球化来“顺势取利”,但往往也在容易“受制于人”的同时,让国内居民的“消费力”缺乏“更多水源地”。现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强调的是“去全球化”,特别强调要“美国优先”,对试图“赶超者”均采取打压态势。因此,我们在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办法维持“外循环”的同时,强调”双循环”,尤其要将以往不够凸显的“内循环”单独“拎出来”说,这肯定也符合国家战略;而“内循环”不畅、“内需不振”则是需要“消费升级”来打通任督二脉的。全球化阶段性退潮是美西方造成的,而“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文明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等理念的提出与践行就是我们的应对之道。具体到人民生活来说,如果能通过畅通“内循环”来刺激“消费升级”,通过“消费升级”来让“内循环”更加健康,通过各种有益探索来“解绑”消费束缚,让每一个社会群体成员都参与到释放流动性的大潮中来,那对我们的任何外部压制都将是无效的。
四、“新消费主义”之于“消费升级”的意义
与此同时,“新消费主义”正盛行于当下。什么是“新消费主义”?总结起来就是指由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兴商业模式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的新消费关系所驱动的新消费行为。“新消费主义”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强调的是“用户体验”。与注重“有形实物”的传统消费相比,“新消费”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目标”是“无形与有形”的结合。传统消费的“目标”通常是“有形”的,比如购买产品或服务,而“新消费”则往往还需要再加贴上“情绪价值”的标签。当下,各地都在探索和强化文旅的带动作用,所谓在将“双向奔赴”持久推动的背后,也多有贴合此类议题的深度思考,在这方面,淄博无疑是抢了个先机的。“新消费”强调“讲故事”和“情感认同”,谁能摸准特定时期里人们的“心理脉搏”,谁能抓住与之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会转瞬即逝的行业“逆向繁荣”良机,起码就会在城市竞争中拼得一个好位置,也能为今后的城市发展奠定一个“有温度”的好基础。文旅业是山东“十强产业”之一,金秋时节,2023中国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大会能在山东淄博胜利召开,就足以说明淄博一年来已稳稳抓住了“文旅提质赋能”这根“金线”,也找到了促进“新消费”的一把“金钥匙”。
近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如此看来,加上之前对国民经济支柱——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调控,对部分垄断行业的强力遏制,对产能过剩的外化转接,国家层面的应对“工具箱”打开了一次又一次,而“新消费主义”之下的“消费刺激”也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消费,既是国民经济循环的终点也是起点,也是尽快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如何让老百姓敢于消费、主动消费,在真正实现“消费升级”的基础上推动“内循环”更加畅通、促进国民经济继续强劲增长,进而迎来“消费力”与“生产力”的双提升,是需要各方都要“精研”的一篇大文章。如此,回到篇头,已实行多年的“双十一”大促,就是一个目前看来仍十分有效的应时之举了。
五、线下实体店的“举步维艰”与“渴求被刺”
目前,全球已进入各行各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大发展时期,互联网平台为促进企业与用户实现良性互动,为实现智慧生产、智慧物流、智慧配送提供了越来越完美的解决方案,在运营效率月大幅度提升的同时,还倒逼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商家把店搬到网上,流量在哪儿,生意就在哪儿。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流量爆发,以及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的反复冲击,线下实体门店经营也是越来越难,就拿张店来看,原先“不愁嫁”的营业房,别说“养三代”了,连“养一代”也难,长期闲置、租不出的“大有房在”。与之相应的房贷成本、物业成本难降,承租者也不得不在承受“线上冲击”的同时还要面对门店租金高企、人工费大幅增高、原材料涨价及水电等开支的“狙击”,本来“客流”就已被“线上”吸走了大部分,获客难已成为常态,与此同时,盈利渠道少、营销难、利润薄、转化难及商圈价值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也在持续制约线下实体店的发展。但毕竟它们也是促进就业、增加税收、保持社会稳定的一大领域,刺激消费”不能仅靠“线上”,线上”要“刺激”、要“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线下”的渴求更甚,这将是另一篇大文章了,这里不再赘述。
六、有限度的“消费降级”也是“新消费主义”里面的一章
目之所及,越来越多的人活“通透”了,不再对宏大叙事有感觉,“吃喝拉撒”变得更加重要,“活在当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新消费主义”也从年轻一代“蔓延”至整个有消费潜质的各个年龄阶段。“不买贵的、只买对的”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低价值”的“新消费”明面上看是“消费降级”了,但不要忽视中国巨大的人口体量,它一方面是“有量”的,几分几毛的利润叠加起来,对整体经济的贡献率也不会低,而且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磨炼”,它也是“有质”的,基本上能做到“无限丰富”人民日常生活了;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观念升级”,是“理性消费”的一部分,是“量力而为”消费观的体现。有限度的“降”是因为“荷包”的还不够“饱满”,也是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追求方式出现了“改变”,而这些都将会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逐步“向好”。
七、“双十一”大促,不单是个“购物节”
“双十一”大促即将来临,中国人独特的“购物狂欢节”将又一次拉开帷幕,中国人将在面积巨大的国土上,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和生产力,以无比庞大而迅捷的物流,以占全民三分之二强的网民数量,再一次展开一场“龙舟竞渡”:手指在键盘弹着琴,汽车、飞机和轮船在天地间奔驰,线上与线下紧密“合奏”,卖的“开心”,买的也“开心”,外部世界的“乱”映衬了咱们这边的“忙”,一场起自企业与民间的“卖与买”的“游戏”,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入到了国家发展的路径之中。
(作者:张店区市场监管局 宓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