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破获首起医疗废物污染案 3千吨垃圾部分变餐具

2016-12-21 13:47:0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小字体大字体

 摘要: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医疗废弃物中的部分经过层层转手、加工后,竟然成为了餐具、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等。安伟杰表示,“回收医疗废物的第三方和医院是有相关协议约定,不过,医疗垃圾被再利用,已经是这个行业...

 

  3000吨垃圾部分变餐具上饭桌 有重点医院相关部门涉嫌职务犯罪

  众所周知,医疗废物能含有大量有害化学物质,甚至会有放射性和损伤性物质,如处理不当,则会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公害源,更可能引发各种的流行疾病。然而,一些不法份子却利用从医院回收来的医疗废物,层层倒卖,赚取黑心钱。

  近日,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历时三个多月成功侦破南京市首起医疗废物污染环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此外,公安还在一个废品收购站内查获医疗废弃物约13.5吨,实际查实嫌疑人收购、倒卖医疗废物数3000余吨,涉案价值4000余万元。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医疗废弃物中的部分经过层层转手、加工后,竟然成为了餐具、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等。

  滁州一家医院主治医师安伟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很多医院的医疗垃圾会有统一的第三方处理,医院会向第三方支付一定的处理费用,至于第三方如何处理,医院在这方面很多时候无法监控,可能会有第三方将这些垃圾卖给废品收购站,导致垃圾再利用。

  医疗废物被层层转手 

  据南京《现代快报》报道,2016年8月29日,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在对燕子矶顾家村一带开展清查整治行动时,发现在顾家村1号的废品站内,堆放着大量的医用输液袋、输液管、输液瓶等医疗废弃物。

  据悉,上述废品站的法人代表为张某某,这些医疗废物是张某某从南京多家医院回收来的,进行分类后再转手倒卖。据调查,张某某等人于2012年初起,从南京数家医院以每家每月800元~1000元不等的价格回收医疗废弃物,大医院每月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多达十几吨。

  此后,张某某将其转卖给了张某,张某加价后再卖给生产塑料颗粒的加工厂。经过警方调查发现,这些塑料颗粒经过再加工,甚至还被一些黑心厂家用来仿冒知名品牌的塑料玩具、餐具等。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医疗废物流入“黑作坊”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快报》报道,张某某将这些医疗废物卖给张某的价格是每吨2000~2500元。如果按每吨2000元计算,张某某每月从一家大医院靠倒卖这些医疗废物就能赚2万元以上。多家医院一起算的话,张某某每月牟取的暴利将达到10多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据办案民警介绍,尽管医院每月看起来获利不多,其实是省下了很多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根据有关规定,医疗垃圾必须由有医疗垃圾处理资质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其向医院收取的价格是每公斤4.35元。计算一下,医院每月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如果有10吨,那么处理这些医疗废弃物将花费4.35万元,一年下来将花费52.2万元。

  12月20日,南京栖霞区公安局政工科陈主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个事件其实是两个案件:第一是违法倒卖销售医疗垃圾。第二是多家医院其中不乏有重点医院的相关部门涉嫌职务犯罪。陈主任还表示,这个事件目前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检察院公诉科和法院已经介入,目前案件尚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医疗废物危害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环保部2016年8月发布的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医疗废物被列为首位,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其所含有的致病细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

  安伟杰表示,“回收医疗废物的第三方和医院是有相关协议约定,不过,医疗垃圾被再利用,已经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在使用完这些一次性医疗用品后,要将输液袋、输液管、输液瓶等进行分类,不过哪怕是10吨的输液袋里混入了一个针头,那这10吨输液袋都将被归入医疗废弃物。

  据《财经》报道,2003年“非典”后,国务院出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买卖医疗废物。要求各地专人负责制,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全程严格监管,建设集中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买卖、加工医疗废物。

  安伟杰表示,要杜绝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源头方面进行控制,由医院直接销毁处理,避免医疗垃圾流出。在业内人士看来,化解这些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查清源头,对涉事单位、个人必须问责。也正如安伟杰所说,要把管理责任落实到医院方、监管部门头上,真正从源头上抓落实,“斩断”医疗垃圾背后的利益链。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欢迎拨打鲁中网新闻热线0533-2270723,或关注鲁中网小鲁哥微信公众平台(lznewscn)发送。线索奖由硅元瓷器赞助,最低50元,上不封顶!硅元瓷器,“第一国窑”,走进中南海三十年!

分享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