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鲁中网
2023-09-25 10:49:31
鲁中网淄博9月24日讯(通讯员 亓荟 李惠)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新学期伊始,张店区齐润小学启动“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工程2.0”,持续推进“领导班子、班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四支队伍专业水平提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着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近日,张店区齐润小学特邀张店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张伟伟老师到校指导语文教学工作,引航语文学科教研,引领语文课堂教学。学校主要领导及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并进行互动交流。
足履实地 行一段求索路
本次主题研讨活动,唐娟老师执教一年级《对韵歌》,邓一凡老师执教四年级《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唐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文字韵味。教师评价语似涓涓细流,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课堂常规训练扎实有效。唐老师丰厚扎实的学科素养,给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邓老师深入解读文本,将单元目标扎实地落实到本节课中,通过设置“小记者训练营”这一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班内交流、小组展示引导学生积极提问,深入思考。
为了使展示课收到实效,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结合新课标,落实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深挖教材,巧妙设计。各教研组多次教研、试讲,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努力呈现精致、精美、精彩的课堂。
群行致远 掬一脉教研香
教无涯,研不止。大家围绕大单元整体构建下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策略落实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并针对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向教研员请教,真正实现了“以听促教,以听促学”。张老师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研思共进,循光而行。张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感叹齐润小语团队的迅速成长,并细致地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课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本课学评单对如何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和“教学评一致性”进行解读。
老师们畅谈自己所思所悟所得,在面对面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齐润语文教师拓展了教学思路,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明晰了前行方向。
最后,学校领导作总结发言,对张老师的莅临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肯定了齐润小语团队在教师成长方面的努力。鼓励全体教师要继续深耕课堂,提升专业素养。教研工作要更高效、更精细、更专业,打造更具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将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专业成长平台,助力老师们专业成长,推动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且行且思 采一路沁人芳
活动结束,老师们意犹未尽,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陈卓:“教有所获,研有所得。作为新教师,非常有幸参与本次教研活动。唐老师丰富而有韵味的课堂语言让我受益匪浅,邓老师对学习任务单的运用也让我感触颇深。教研员张伟伟老师既专业又亲和,在评课时,张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新课标的深意,尤其是对单元要素的解读令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感谢学校能给老师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会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取在执教事业中大放光彩!”
黄伟:“知惑,便需解惑。我们学校除了内部集体研讨外,还特地请语文教研员张伟伟老师到校指导课堂教学。一上午的时间,我获益颇多,回顾之前探索过程中留存的不少问题,顿觉豁然开朗。张老师一边帮助我们重构课堂,一边渗透理论指导,让我对大单元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深刻了解。此次培训,为我们开启了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和对课堂探索的一扇门,我想我们还在路上,还需不断学习,共赴教育的星辰大海。”
李月香:“一上午的学习,两堂精致的课,五位老师的精心分享,深深地触动了我作为老师的研究之心。一上午,我心无旁骛,认真聆听,特别是张伟伟教研员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明白教学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成功、有魅力的教师是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的。”
邓一凡:“这次有幸聆听了张伟伟老师对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指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张老师对备课时的教材解读、课时目标的准确把握和三单的精细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专业的指导,解开了我们在备课、磨课中的诸多困惑,使我们对策略单元如何读、如何教、如何评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期待以后张老师能多来学校进行指导。”
教而有法,学而有道。每一次教研都点亮了老师主动发展的心灯,每一次教研都引领着教师的成长,每一次教研都凝聚着思考后的提升。齐润小学将进一步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