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践行新课标 打造新课堂——记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初中地理威海线下活动

来源:鲁中网

2023-12-04 10:34:30


  鲁中网淄博12月4日讯(通讯员 聂隽)为进一步增强山东省初中地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促进核心素养有效落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近日,由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主办,威海高新区教研中心承办的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线下活动在威海高区一中举行。

  国家教材研究基地主任、国家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地理教学》杂志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原党委书记段玉山,河北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松梅,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主任、《地理教育》杂志社主编杨娅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系副主任周维国,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地理教研员甄鸿启,威海市教研院中学部主任孙彬,威海市教研院地理教研员王建芹,威海高区教育分局党委委员、教研中心主任刘宏波,威海高区一中校长战元川及山东省初中地理省级工作坊指导专家们出席此次会议。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地理教学》杂志社主编段玉山作题为《地理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报告。段教授从国际课改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凝练、课程目标的确定、区域学习的方法四方面详细介绍了核心素养的由来及在教学中落实的方法。他从各国对地理素养与能力要求的共性与差异性角度让我们理解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段教授结合具体教学设计案例讲解了课程目标的确定与表达及在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他指出,中学的地理课程就是把不同的地理学课程整合成育人的地理学课程,要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教会学生从整体、动态、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世界。段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教师更加透彻地理解新课标,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

  河北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松梅作了题为《初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落地与实施》的专题报告。王松梅研究员通过对2011版课标与2022版课标的比较,让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通过引用大量的教学设计、生活场景中的地理现象,深刻阐释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丰富的景观图片、详细的案例呈现,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地理教育》主编杨娅娜教授以《如何将一堂地理课转变为教研论文》为题,为老师们送上了一堂精彩的论文写作指导课。杨主编先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教师在地理教研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地理教研论文的内涵、特点等方面阐述了地理教研论文的概念,并从地理教研论文的类型、选题、命题、内容结构、格式要求、文献梳理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作了详细说明。杨教授的讲座让地理教师对论文写作不再神秘,不再觉得高不可攀,增强了地理教师对论文写作的信心,是教师发展路上的及时雨。

  威海高区一中邓舒心与高区教研中心丁敏老师以《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为题,通过两堂课向与会专家和教师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以长江、黄河为复习导入,结合学生调查身边河流水文特征的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认识河流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认知的地理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与地理实践相结合,助力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理念。

  来自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的杨修志老师,作为此次省专家的代表,执教了一节高水平的示范课。杨老师以中欧班列的货物运输为主线,通过让学生选择货运物品产地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区域特征,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通过区域合作项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区域差异及区域联系的认识。整节课既充分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通过对中欧合作项目的探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了对地理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地理教研员、“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专家组组长甄鸿启主任,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系副主任周维国、省级专家组代表刘晓华等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点评。甄鸿启主任强调,对于山东地理人,要躬身实践,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搞研究,要将对地理教学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课堂教学研究之路漫漫,道阻且长。面对新课标的实施,老师们充满困惑与迷茫。一年多来,山东初中地理教师在省教研员甄鸿启老师的带领下,在各位全国知名专家大力支持下,“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专家组指导、特级教师工作坊活动引领、“名师志愿服务”送课帮扶,一直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路上前行,这些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在思考和实践中,我们感受到了携手前行的温暖和凝心聚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