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全环境立德树人·我们的节日】粽情飘香迎端午 传统文化润成长 ——淄博经开区实验学校端午节活动

来源:鲁中网

2024-06-14 10:53:03


  鲁中网淄博6月14日讯(记者 王晓艺 通讯员 孟宇)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端午文化精髓,进一步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续民族精神根脉,淄博经开区实验学校以突出传统习俗、增强民俗体验为特征,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重点,于2024年6月4日至6月10日开展“粽情飘香迎端午,传统文化润成长”端午节系列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与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端午的文化魅力。

  又是一年五月五,又闻艾草粽叶香。一至七年级围绕“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三方面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有关故事、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夏日青衫湿,端午采艾粽。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的重要习俗之一。一年级的同学们积极行动,用自己的双手与父母一起参与节日活动,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与家人共度端午佳节。

  彩蛋象征混沌未开,每到端午这天,人们便用五彩的颜色绘制彩蛋,象征着吉祥如意、健康平安、圆圆满满。在此次端午节活动期间,二年级的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为一颗颗鸡蛋描摹上不同的色彩,制作出各具特色的彩蛋。相信这个不一样的端午节,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俗话说:“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三年级的同学们用自己的一双小手做出一个个立体饱满的香包,香包的造型各异,艾草的香味弥漫开来,一个个造型精美,不仅可以防止蚊虫,还美观漂亮。小小香包寄祝福,同学们将亲手制作香包送给自己或亲人朋友,用香气怡人的香包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五彩绳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具有辟邪作用和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四年级的同学们用心编织、将爱编进丝线里,编制一条专属五彩绳送给家人和朋友,将幸福传递。

  在墨香之中,共同品味端午节的独特魅力。五年级的同学们化身小小书法家,通过书写对自己有激励意义的屈原作品、名言名句、诗文等,来展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同学们的作品笔画流畅,横平竖直,结构匀称。一撇一捺皆是力量,犹如龙舟竞渡时的澎湃浪花,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传承屈原文化,弘扬求索精神,让每一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用屈原精神去“追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科技带来的巨变,厚植文化自信,将屈原精神代代相传。初中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活动。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是伟大的诗人,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同学们通过阅读图书、观看动画、听取讲解等方式,了解了屈原的忠诚、智慧和爱国情怀。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各班还组织了一场故事分享会,引导学生思考屈原精神在当代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了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激发了他们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本次端午节活动,各班以艺术课堂为载体,让学生在学画龙舟、制作香囊、编织五彩绳、诗歌创作与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屈原文化的韵味。

  端午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求索精神的体现。各班通过组织端午知识竞答、设计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等方式将屈原文化与求索精神相结合,让同学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加深了对端午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了文化素养。通过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强化了学生对端午民俗和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激发了孩子们对华夏祖先的崇敬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校将持续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争做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