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柳泉中学
2025-11-17 11:29:32
近日,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公布2025年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结果,淄博柳泉中学凭借扎实的教学实践与创新的教学设计,共有三项作品脱颖而出,喜获佳绩。

作品一:初中化学《在真实情境与问题驱动中落实思路与方法教学 —— 以复习课 “解锁酸雨密码” 为例》
由黄丽老师设计的该案例,以酸雨这一真实环境问题为核心情境,将硫酸型酸雨的成因、检测、防治与科学教育目标深度结合,打破传统复习课模式。学生在 “解锁酸雨密码” 的趣味任务中,既能深化对酸的性质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又能落实 “科学态度与责任” 核心素养。案例通过结构化问题链,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试剂到组合方案开展实验探究;借助硫元素价类二维图、微观粒子变化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宏 - 微 - 符” 三重表征,学会分类、归纳、证据推理等科学方法,契合新课标对科学思维的培养要求。此外,案例还设计角色扮演、测定本地雨水 pH 等实践活动,融合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知识,课后调查报告不仅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更将课堂知识延伸至课外,实现 “科学探究与实践”“化学观念” 等核心素养的课内外联动发展。
作品二:初中生物《玩转植物 PBL 科学 +》科学教育校本课程
由高婧娟、王苏、聂隽团队设计的该课程同样榜上有名,作为校本选修课,该课程以“科学+”为核心理念,融合PBL项目式学习,围绕植物学知识构建“知识载体+项目驱动+素养落地”的立体内容架构,设置“植物生命密码破译-绿色生产技术实践-生态产品开发-科普教育体系构建”四大任务模块。课程依托校内植物工厂、校园试验田,以及淄博市农科院、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校外合作基地,开展农科院参观、植物色素提取、模拟酸雨影响种子萌发等实践活动,并引入AI、物联网等技术辅助教学。课程聚焦培养学生批判质疑、求实创新、家国情怀三大核心品质,通过多维度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在助力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也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优质实践范式。
作品三:初中信息科技《小元件大创意:Mind + 开源硬件 —— 挑战打地鼠》
由李洁、彭玮老师设计的该案例突破传统科学教学 “重技术操作”“孤立教元件” 的局限,以 “提出问题 — 实践验证 — 总结反思” 为渐进主线,引导学生从单元件探究逐步过渡到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案例整合数学数值逻辑、物理声学原理,融入 “入侵检测仪” 制作、噪音监测、LED 求救信号设计等任务,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同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感。此外,案例通过 “基础 + 拓展” 双轨任务设计、科学操作与创新合理性分层评价,搭配阶梯式工具包,实现技术学习、素养提升与因材施教的协同推进。依托七个跨学科项目,学生不仅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更树立了正确的科技观,科学素养得到全方位、深层次培养。
此次获奖的三项作品涵盖化学、生物、信息科技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淄博柳泉中学在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发展与精准发力。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改革,积极鼓励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团队协作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水平。
此次殊荣是对学校科学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淄博柳泉中学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进一步总结优秀教学经验,深化科学教育实践研究,持续推进学校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