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张店区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门诊:失眠的非药物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来源:鲁中网

2025-07-23 11:10:31


  人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与觉醒功能的调节是脑的基本工作之一。睡眠质量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一旦发生失眠,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防止短期失眠向慢性化发展。慢性失眠障碍彻底治愈较为困难,失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分为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两大类。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CBT-I)。

  认知行为疗法CBT-I因其绿色无副作用,且持续效果时间长,适用于每一个失眠的人。

  主要核心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睡眠和床的关系

  要记住:床只是睡觉和进行亲密行为的地方,不要在床上做其他如刷剧、打游戏、看手机等与睡眠无关的事情,建立睡眠与床的紧密连接,固定时间上床,使大脑形成条件反射,一到时间就产生困意。

  夜间失眠不刷手机

  有些失眠患者一到夜间睡不着,就会频繁刷手机;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会对褪黑激素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干扰睡眠质量和时长,,所以夜间睡不着一定不要刷手机,躺下睡不着超过20分钟,立即起来离开卧室,进行纸质阅读或者进行呼吸放松,可尝试如“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气7秒→吐气8秒)。睡前一小时也可以进行正念呼吸、身心扫描、冥想等训练,让身心放松,利于入睡。

  三、建立稳定的生物钟

  定时起床,不要赖床,就算晚上睡眠不好,也要固定时间起床。对于失眠患者来说,白天尽量不补觉,就算补觉也不要超过20分钟。白天保持清醒状态有助于夜间睡眠。睡眠受到“睡眠驱动力”的影响,睡眠驱动力会随着我们的觉醒慢慢累积,当我们睡觉后会迅速下降。为了形成睡眠规律,记住早起大于早睡,一定要按时起床。治疗初期,建议每天卧床时间不超过6小时,增强睡眠驱动力。

  四、适度运动有利睡眠

  早起进行10分钟的日光浴,每周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产生睡眠动力,但睡前两小时不要剧烈运动。

  五、睡眠认知调整

  了解睡眠知识,减少对失眠的恐惧、焦虑,打破因为失眠而焦虑,越焦虑越失眠的恶性

  循环。如果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部分人还有心理创伤,关系紧张等问题。需要同步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

  此方法适用与慢性失眠患者,坚持4-6周大部分患者会看到明显效果,严重失眠者还需结合专业医生指导。不要抵触镇静催眠药物,短期合理用药比硬扛更有利健康。(通讯员 张宁)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