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陶琉产业“链”上谋新

来源:淄博日报

2025-07-23 08:47:22


  □记者 徐晓阳
  数千年薪火相传,淬炼出淄博这座“中国陶瓷名城”“中国琉璃之乡”的产业精神魂魄。从古窑炉第一缕窑火升起,到如今智能工厂的数字化浪潮奔涌,淄博陶琉产业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制造到创新“智”造的深刻变革。
  作为全国唯一兼具陶瓷和琉璃两大特色产业且产品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淄博陶琉产业产品涵盖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卫陶瓷、先进陶瓷、艺术琉璃等各领域。千年窑火传承,不仅为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赋予了产业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
  “链”上谋新,是淄博陶琉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密码。当数千年的工艺邂逅智能制造的前沿科技,当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勇敢对话全球市场,淄博陶琉产业正在产业链上谋求新的价值链高度。
  技术破壁:从千年窑火到智能工厂
  纵观淄博陶琉产业发展史,是一部技术革新和工艺传承的历史,历经数千年,工艺依旧精湛,技术不断创新。
  在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国瓷)骨质瓷生产车间,传统陶瓷生产的喧嚣已被智能化设备的规律运转所取代。日用陶瓷盘类全自动生产线上,机械手臂按“数字大脑”指令,将一个个陶瓷泥团放进模具,旋转按压几秒钟后,泥团摇身一变就成了碗状泥坯。
  日用陶瓷生产制作工艺复杂,需要70多道工序,在华光国瓷骨质瓷分公司,数字化实现了机器换人,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精准的数字化将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并解决了人工操作带来的产品变形率较高的问题,产品缺陷率降低了10%。”华光国瓷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张宁说。
  作为建筑陶瓷领域的代表企业,淄博金狮王科技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绿色建陶智能提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采用“机器人+视觉”技术,自动化率达到90%。“一期项目已经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建筑陶瓷行业智能化示范工厂。”企业总经理袁飞介绍。
  同样,在琉璃行业,3D打印技术、数字化设计、新材料研发等先进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琉璃制作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赋予了琉璃产品前所未有的美感和质感。
  当下的淄博陶琉产业,正加大新质生产力融合力度,积极推进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一个个智能化工厂拔地而起,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
  一块泥土,经过窑火烧制便有了筋骨;一个行业,不断革新便有了冲破枷锁的动力。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再到如今的智能化制造,淄博陶琉产业正经历着质的飞跃。
  卡位入链:从单打独斗到携手共进
  在淄博陶琉产业版图上,三大产业集群格外醒目:淄博高新区的日用及先进陶瓷,聚集了华光国瓷、硅元新材料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博山区以琉璃产业为特色,培育出西冶工坊、金祥琉璃等知名企业;淄川区和淄博经开区则形成了建筑陶瓷产业集群,拥有41家规上企业、70条建陶生产线。
  这种集群化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对于我们建陶企业来说,在产业链的协同带动下,我们可以与上游矿产企业合作开发高性能材料,降低对稀缺资源的依赖,下游延伸至建筑装饰整体方案转型,提供设计、施工、维护一站式服务,依托产区优势,形成从原料、设备到成品的完整生态链,降低综合成本。”山东统一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一科技)总经理陈世伟说。
  作为淄博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统一科技在产业链上积极拥抱智能制造、数字化管理与新材料应用等前沿趋势,通过与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在行业内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之路。
  淄博素有“中国琉璃之乡”的美称,琉璃,已成为全市文化及产业名片,承载着文化、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多重使命。在琉璃产业领域,集群化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企业发展与整个城市品牌塑造密切相关,淄博的琉璃企业应抱团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产业链上资源,让淄博琉璃的传统工艺得以传承,让创新技术融入企业发展。”山东璃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璃界琉璃)总经理白冬表示。
  作为淄博琉璃企业的代表之一,璃界琉璃近年来在工艺创新、文化创意和市场拓展方面不断突破,与链上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淄博琉璃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产业链上抱团发展,各企业卡位入链,不断整合优势资源,突破技术壁垒,努力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攀登。
  品牌出海:从区域知名到全球市场
  今年3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陶瓷琉璃产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中,淄博陶琉产业被赋予重要使命,也给这座老工业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灵感。
  淄博是中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世界琉璃起源地之一。2025年2月,“淄博陶瓷”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区域品牌)。自2001年以来,淄博已连续举办了24届国际陶瓷博览会,淄博陶琉品牌名片愈发闪亮。
  “当下,我们正聚焦琉璃产品的工艺创新和设计升级。一方面,不断提升作品的设计感,满足当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琉璃与其他传统工艺的融合路径,如采用琉璃与掐丝珐琅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琉璃作品的光泽度和视觉冲击力,打造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白冬表示。
  6月10日,“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我市50余家企业、大师工作室参展,从色料、内画、雕刻、铺丝、花球、吹制、灯工等不同技法和角度,展示出淄博琉璃高超的制作技艺和艺术价值。183件(套)通透的琉璃展品,让参观者沉浸在“以火为笔,以料为墨”的千年非遗技艺之中,为淄博琉璃对话世界开启了无限可能。
  淄博陶琉产业,正阔步走向全球。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技术陶瓷产品,已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淄博汉青陶瓷有限公司,其骨瓷等产品已出口至欧盟、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手工热塑琉璃生产企业,淄博市淄川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
  从窑火初燃到“智”造燎原,淄博陶琉产业的转型升级既是对数千年技艺传承的致敬,更是对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回应。这座老工业城市正以崭新的产业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制造的匠心故事。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