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蘑”难夺命 人工肝力挽狂澜——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危重蘑菇中毒夫妇

来源: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5-10-11 18:39:32


  近日,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功救治了一对因误食剧毒蘑菇而生命垂危的夫妻。面对这一突发急症,医院ICU团队迅速、精准、高效地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技术,为患者筑起了生命的防线。目前,夫妻二人已转危为安,顺利出院。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医院ICU在急性中毒危重症救治方面的过硬技术实力与丰富临床经验。

  病情就是命令 ICU迅速响应

  “有毒蘑菇中毒的一对夫妇马上要转入科里!做好接诊准备!”

  一对夫妻在食用了自行采摘的野生蘑菇后,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由下级医院紧急转入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ICU。当时,患者已经出现严重肝衰竭,进展迅速,病情危急。

  “毒蘑菇毒素作用迅猛,救治的关键在于与时间赛跑,迅速清除体内毒素,阻止其对器官的进一步损害。”但此时距患者摄食毒蘑菇已逾48小时,毒素已被机体充分吸收,无法通过催吐及导泻减少毒素吸收。

  紧急启动人工肝救治 夫妇双双康复出院

  面对如此危急情况,重症医学科果断决定启动以“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救治方案。科室团队立即行动,迅速建立血管通路、准备耗材、调试机器,并向输血科发出紧急用血申请。但是救治挑战再次升级——其中一名患者为A型血,而当时A型血血源极其紧张。病情不等人!输血科在接到ICU的紧急申请后第一时间联系市中心血站及其他医院库存情况,紧急调配血浆。一场多方接力的生死时速就此展开,在患者入院四小时内成功开始了血浆置换治疗,把抢救时间的黄金窗口牢牢把握在可控范围。

图片

  医疗团队为夫妇二人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经第一次血浆置换后,患者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消失,肝功能明显好转。二人分别在经过2次、4次人工肝治疗后,已完全脱离生命危险,各项指标反弹式恢复,于住院第7天双双顺利康复出院。

图片

图片

  技术成为支柱 人工肝治疗精准“解毒”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人工肝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柱”作用。

  人工肝技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是用人造的高科技材料模拟人肝脏构建的血液滤过器,在肝脏功能衰竭时,替代肝脏将患者体内含有毒素的血浆置换成健康血浆,清除大部分毒素(胆红素、氨类、酚类等),从而减少其对内环境及相关脏器的损伤,维持机体正常运转,最终挽救患者生命的医疗技术。

  适应症:1.重型病毒性肝炎: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效果最好,晚期效果有限,并发症多见,应权衡利弊慎重选择;2.各类型肝损伤所致肝衰竭及其并发症:如药物、毒物、酒精、手术、创伤、过敏等;3.终末期肝病移植术前等待肝源、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应、肝移植无功能期的患者;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如肝内胆汁淤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

  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是淄博市最早开展人工肝治疗的医院,目前可开展PE、DPMAS+PE、CVVH、CVVHDF、HP等多种治疗模式,人工肝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由强变优,大大提高了重肝患者的救治成功率。2017年率先开展的DPMAS序贯PE人工肝技术填补淄博市技术空白。2019年“重型肝病人工肝治疗”被评为淄博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2021年被评为“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正式成为淄博市“一市一中心”项目单位。2021年承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人工肝治疗技术新进展培训班》。

图片

图片

  (来源: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

责编:王雨萌

审核:王陆见

责编:王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