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网

鲁中网

“双节”消费:从流量到体验的品质跃升

来源:博览新闻

2025-10-09 08:43:33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淄博消费市场以“全业态激活、多场景融合、强品质支撑”为显著特征,从“八大局”的烟火气到陶琉会的文化味,从商圈促销热潮到夜间经济活力,凭借多元供给与精细服务,完成节日消费从流量聚合到价值沉淀的深度转型。

  记者采访发现,摆脱单一流量依赖、构建“文化赋能+体验增值”的可持续模式,是今年“双节”淄博消费市场最突出的变化,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传统地标与新兴场景共同撑起消费热度。

  中秋节当日,细雨中的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再现流量高峰,游客量达日常近5倍,兼具烟火气与文明度的消费体验让这一老地标持续“圈粉”。文化场景创新同样亮眼:海岱楼钟书阁推出“盛世齐风•国潮节”古风歌舞,颜神古镇重现传统“开窑仪式”,周村古商城打造的沉浸式剧本游《蚕谋•周村风云》吸引游客近20万人。新兴消费场景也不甘示弱,张店区浅海“复合型”夜市在国庆节开市,30余家特色摊位涵盖特色小吃、品质大排档、文创手作与时尚零售,其科技感打卡景观及网红大桥入选“淄博夜游打卡地图”,成为沉浸式消费新地标,有效集聚周边客流。

  “双节”消费升级热潮,不得不提2025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这场从节前延续至假期的高端展会,人气居高不下。A馆的陶瓷艺术品现场创作,B馆惟妙惟肖的琉璃果蔬摆件以及好品展销市集,让“陶风琉韵”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消费符号。市民魏先生表示,假期曾两次带孩子逛陶琉会,除观赏陶瓷琉璃作品外,孩子格外喜欢现场的好品市集,一家人不仅购置了琉璃小摆件、陶瓷餐具,还选购了牛肉干、地瓜干酒、亚麻籽粉等特产赠予亲友。

  国庆、中秋叠加下,餐饮市场成为消费重头戏。市商务局数据显示,节日期间餐饮商家精准对接需求,清梅居推出特价菜与团购组合优惠,齐林大酒店定制多档位节日套餐并开展充值返点赠消费券活动,知味斋等品牌则推出赠酒水、团餐优惠及满赠活动。全市头部餐饮商家预订率接近100%,婚宴等团餐是主要消费方式,散客集中在假期前三天,家庭聚餐高峰出现在10月6日,整体消费峰值则在10月3日。商务部统一业务平台数据显示,我市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4%。从内蒙古来淄博探亲的吴先生感慨,中秋节当天,网红餐厅包间“一位难求”,“叫得上名字的饭店基本订满,8人以上家庭聚餐房间更是稀缺,如今的淄博和前几年相比变化太大,已成热门旅游城市。”

  大宗消费在节日期间同样表现亮眼,我市通过持续深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国补与企补释放消费潜能。各区县同步发力:张店区开展“双节献礼•军人戎光”家电专场补贴;淄博经开区组织车企推出超千万元汽车购新补贴;沂源县“金秋汽车展销会”累计签订意向购车协议550余份、意向金额4500余万元;周村区举办“月圆国兴•品质家居消费节”,汇集知名卖场与优质企业打造家居采购狂欢;此外,市商务局还联合中石油发放3万张汽油消费券,拉动消费900余万元。以新星家电为例,其推出企业补贴、购物抽奖等惠民活动,并针对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热门品类叠加厂补与企补,消费者可通过云闪付抢专享补贴券降低购置成本,以实惠价格选购产品,活动全程人气高涨。

  从2025淄博青岛啤酒节“主会场+分会场+全城打卡”布局,到“双节”期间“旅游+演艺”“展会+文创”的多元融合,淄博成功将节庆热度转化为全域消费动能。这一转型的背后,是城市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通过精准谋划文旅活动、完善首店经济服务机制、畅通市场监管与消费投诉渠道,我市以“精细服务”回应“消费期待”,让短期“流量”真正转化为长期“留量”。

  “双节”消费热潮已落幕,但淄博消费升级的脚步不会停歇。当烟火气与文化味深度交融,当政策红利与市场创新形成合力,这座城市正以更从容的姿态,书写从“网红”到“长红”的消费新篇章。(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晓雯)

责编:

审核:王雨萌

责编: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