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网
2023-12-08 10:47:08
大众网记者 张学瑞 滨州报道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仍然有着一群人,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职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这些人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解决了“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这个群体被我们称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深耕在基层一线,在各自的领域不断钻研创新,却只能被称为“土专家”。
如何为“土专家”正名,让他们获得与自身贡献相适应的荣誉?滨州市人社局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主动落实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制度。2019年,被省人社厅确定为开展全省职业农民职称评审的试点市,组建滨州市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职业农民评审。
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办事处拾堡社区的刘观港就是“新型职业农民”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自2012年以来,他始终坚持为农民办实事、办真事、办好事,带领农民走出了一条共同致富的路子。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台西刘村多年不能解决的问题,并转移劳动力200人。争取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大街小巷的道路硬化和村庄美化,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集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房屋美化于一体的省级美丽乡村。通过村集体帮扶、村建家纺企业两家和村内其他工作帮扶安排,解决贫困人口4人从业,增加了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并且带动周围乡村也成立了家纺手工坊,使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他所在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5万元,年人均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1964年出生的刘观港,现在是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办事处拾堡社区党总支委员、拾堡社区居委会委员、拾堡社区第六党支部书记、台西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绿龙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绿龙保洁服务中心经理。2019年他又多了一个新称号“农民助理农艺师”。
自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以来,滨州市像刘观港一样取得职业农民职称的共有336人,其中农民高级农艺师54人,农民农艺师112人,农民助理农艺师170人。